,用手轻柔抚摸他的脸庞,深情地说:“我不能没有你,我的全部都属于你……”魏金钢头脑是清醒的,知道要对苏琳娜一生负责,就像他和苏琳娜一起乘坐吉普车快速地行驶到一个悬崖边上时,他们紧急刹车,才没有坠入深渊。
全师士兵考试的考场设在师教导队。魏金钢考第一场的时候,感到肚子隐隐作痛,他强忍着考完,虽然疼痛一阵紧似一阵,但他没太当回事。中午时到医疗组开了几片消炎片服下,但仍然没有止住疼。下午开考后,刚刚过了半个多小时,肚子疼得如同刀绞,而且伴随着恶心、呕吐,身体还有点发烧,魏金钢实在无法坚持考试,他举手报告。监考的同志见他脸色发白,额头满是汗水,问明情况后,急忙叫来医疗组的人员将他从考场搀扶出去。医疗组简单诊断后,认为病人患的不排除肠胃急症,于是魏金钢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师医院。主治医师诊断结论果然是急性肠胃炎,马上被安排住院治疗。不幸的是,魏金钢第二次参加军校考试以这种令人沮丧的局面遗憾收场。第二天上午,苏琳娜就赶到了师医院。她见到魏金钢,埋怨他说:“我想过来陪考,你偏偏不让,你还是没把自己照顾好。”魏金钢一见苏琳娜,心里暖意融融,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止不住掉了眼泪,对苏琳娜说:“如果让你陪考,会不方便。”苏琳娜嗔怪说:“其实我挺方便的呀,我家离教导队不远。”魏金钢方才明白过来,有点悔意道:“早知道这样,让你来陪考,或许就不会发生此事了。”苏琳娜格格地笑,看着魏金钢因病而失去平常的阳刚之气,温顺得像一只羔羊,想张开双臂把他拥进怀里安抚他,但又忍住了,只是拿毛巾帮他仔细地擦拭脸,而后将他的手攥在自己的手里,深情地凝视着,看他的眉眼,看他刚毅的脸庞,看他黑黑的皮肤泛着青春活力的光泽……每天,苏琳娜在家里炖好各种汤、做好各种菜,打包好带回医院,看着魏金钢津津有味地吃完,她心满意足,幸福和愉悦笼罩全身。几天后,魏金钢完全康复,准备办理出院。苏琳娜问:“你将来如何打算?”魏金钢默然,前途未可知,无法回答苏琳娜的问题。苏琳娜说:“不能上军校未必是坏事。今年师里仍有士兵提干的名额,你何尝不争取呢?”魏金钢说:“人人都有梦想,士兵提干或许是一些人的梦想。”苏琳娜问:“你的梦想呢?难道不到黄河不死心吗?”魏金钢说:“走一步说一步吧。”苏琳娜似乎在他身上看到她预期的希望,对他说:“只要你想要,我能帮你实现。”魏金钢惊疑地看着她,欲言又止。最后他问:“你跟着回团里吗?”苏琳娜说:“我还要在家住几天。”魏金钢只好一人坐车返回团里。
西北的夏天不是太长,还没感觉到热几天,暑期便很快过去了。这天,魏金钢收到三弟铁钢的信,信中说他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看到这一消息,魏金钢喜极而泣。他成为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率先替哥哥实现了多年的大学梦想,怎能不高兴呢?铁钢从小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勤奋好学,善于钻研,学习悟性高,成绩总能排在级部前列。魏金钢想,弟弟几年不见应该长高了不少,是不是依然那样瘦么,近视的度数不知道又增加了多少。他报考的学校所在的城市和部队驻地虽然都同属于西北地区,但空间距离却约有一千公里,从心理上讲,反而觉得更近。弟弟是他的榜样,给了他奋斗的方向,更激发他浑身充满力量。
团司令部接上级通知,派一定兵力参与某军组织的多兵种战术合成演习。作训股将其中一项任务下达给炮兵一营,抽调组成一个加强连,由一营副营长带队,魏金钢所在排被满员抽调。很快,魏金钢随部队出发到了演习场地,好在他的排没有被打乱,成建制参与演习。演习前后历经40多天,他们连担负的任务是:在复杂地形陌生地域对不同类型的高空移动目标进行实炮实弹射击。这对魏金钢来说再熟练不过,论打炮,可以说他得心应手。对演习最深刻印象是部队总在机动,有时一天换几个地点宿营,高炮也跟随构筑不同阵地,可想而知,对于魏金钢他们是多么辛苦。高顶占也参加了演习。魏金钢看他平时话不多,只闷头干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除非吃饭睡觉,很少见他有片刻停歇。当大家休息时,他却往往一人要么给装备搞保养或擦拭,要么在宿营区内清洁卫生,或者再也没啥活可干,他也想着将一些散落的工具细细清点后,归拢放置好。有一次,魏金钢劝他:“高班长,你歇一歇吧,这些活让其他战士去做,你干好分内的事就可以了。”高顶占说:“习惯成自然,我总是闲不住的。”魏金钢笑着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休息好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高顶占讪讪地笑了笑说:“我干的都是粗活,你是排长,干的是脑力工作,咱们俩的工作性质不同,所以休息时间长短应不一样。作为管理者需要腾出更多时间用于总结思考,以便想办法、出主意。”没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顶占竟然一口气讲出这些奇思妙论,不得不重新认识他。魏金钢深入了解,才知道高顶占是一名孤儿,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奶奶去世早,爷爷在他当兵前去世的。高顶占向魏金钢讲了他的身世,叹了口气说:“我听爷爷奶奶说,我的父母年轻时,在修建水库时好上的,生下我后便遗弃了,是爷爷奶奶收养了我。”魏金钢若有所思,心想他父母真是造孽啊,因图一时欢愉而诞下一个生命却不管不顾,天底下竟还有如此可恶可恨之人!魏金钢问:“除了爷爷奶奶,家里还有谁?”高顶占说:“没有了,爷爷奶奶膝下无子,一辈子绝户。从入伍后,我没休过探亲假,回家看望谁呢?无人可看。”魏金钢与他似有感同身受,怅然道:“入伍三年来,我也没探过亲。”高顶占疑惑地问:“你是为何?”魏金钢不知从何说起,他的原因完全和他不同,但不愿在另外一个人面前讲他的过往,晾他的心迹。魏金钢还了解到,高顶占已立过一次三等功,他说或许明年就退役了。但他和其他即将到年限的老兵不同,从他身上看不出“船到码头车到站”任何蛛丝马迹的表现,相反却完好地诠释了什么叫“站好最好一班岗”“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应有风范。魏金钢心里为他默默祈祷,这个可怜的人儿,上天应该眷顾他才好。
十月上旬,演习任务基本完成。临近结束的前两天,演习指挥部通知参演单位推荐嘉奖、立功人员名单,他们连队其中分到两个立功名额。连长(一营副营长)、指导员召集各排排长开会,传达上级文件,酝酿推选奖励人选。大家一致认为,推荐连长(一营副营长)作为立功人选应必定无疑,至于另外一个人选,虽然有意见分歧,但最终大多数推选魏金钢同志,他完成演习任务表现突出,多次受到演习指挥部领导的表扬。但魏金钢在会上公开表示自己不参加推选,他明确提出:他们排参与演习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干出来的,他虽然受到表扬多,但只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力,荣誉应归功于大家,不应加于他一人身上,立功授奖应再考虑其他表现好的同志。与会同志一听,真乃“天下奇闻”,有的战士当兵一辈子也可能与立功无缘,他魏金钢却将实实在在的“功”“奖”就像看待破抹布一样,说不想要就随意弃之。魏金钢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不知天高地厚,大家反感他这种做派,产生了逆反心理。
第三十一章 让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