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莫立新跑到旁边的新国皮鞋加工场,找到了老板刘新国,他递了上了一支牡丹烟,满脸堆笑地问道:“新国叔叔,我开鞋厂是个新手,我有个问题要向您请教,您说我们这皮鞋没有发票,怎么出厂呢?”
刘新国40来岁,原来也是国营跃州胜利皮鞋厂的一名技术员,他觉得在国营厂拿几块清水工资没意思,看看国家政策宽松了,就自己出来办了个小皮鞋工场,虽然这一年多以来起早摸黑很辛苦,但感到自己钱包很快就鼓了起来,也就越干越有劲了。刘新国见莫立新这么问他,也就很客气地指点道:“我的货现在出去基本是分批次偷偷托运,被查到,我们就补缴一笔比较高的税款,如果没查到,那我们就可以烧高香了。按照我的经验,如果我们把皮鞋在货车上藏得好,我们被查到的可能性不会大,即使我们运气再差,三次被查到一次,我们还有赚头的。”
莫立新回来以后,想了一会,就按照刘新国的指点,找到了办事稳妥,长期跑广州线路的货车老司机麻师傅,把这批皮鞋装上了开往广州的货车。
两天后,正在厂里惶惶不安的莫立新收到了麻师傅的电报,电文是这样的:“货被分水关检查站扣留,抓紧前来。”莫立新一看,傻掉了。
莫立新新手上路,不知道检查站的套路到底是怎么回事,只得又鼓起勇气找到了刘新国,央请他一起到分水关检查站。刘新国虽然工场里有活,但他看着莫立新这个小伙子做事有板有眼,心里也对这个小伙子蛮欣赏,也就指点莫立新买了几十条牡丹牌香烟,两个人就一起上路了。分水关在东海省和邻省的南部交界处,是本地货物向南出省的最后一道关卡,因此这里的税务稽查大队非常严格。刘新国和莫立新在这里呆了三天,求爷爷告奶奶,送了烟,请了两顿酒,交了3000元罚款,才把这件事搞定。
莫立新在回来的路上,越想越窝火,想不到自己第一炮就哑了,价值不到5000块的货就要罚款3000块,又赔上这么多的交际疏通关系费用,自己还得花这么多天时间,工场里的好多事都耽搁了,又要欠下刘新国这么大的一个人情面子,而自己今后的厂子要做越大,如果每次搞个运输都是这么担惊受怕,那这个厂子还怎么能办得下去?莫立新经过几天的思前想后,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圩江区委书记董少波写了一封信,他是这么写的。
尊敬的董书记,您好!
我叫莫立新,是一名自主创业开办皮鞋加工场的社会青年,我的皮鞋加工场办在郭山街道宅前巷66号,现在我们工场陆续接到一些来自广州等地的生产订单,根据我们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保质保量的生产出来。但是,作为一名个体工商户,现在在政府的政策层面碰到了难题,一个是没有介绍信和工作证,对外接洽业务非常不方便;二是签合同缺少公章,产品生产出来后,无法开具发票,货物上路运输会被税务稽查;三是无法开设银行账号,业务成交后,对方无法通过银行汇款,只能现金来往,极不安全。碰到这样难题的不止我一个人,我周边的个体小工场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斗胆写信给您,请董书记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予以重视,帮助我们个体户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个体户们也有决心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此致
敬礼
莫立新
1985年11月20日
董少波是跃州地市合并,圩江区建区后的第一任区委书记,他现在还兼任了跃州的市委常委,他收到这封经秘书转交的信时,他的内心是沉重的。他想到中央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七年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全面得到贯彻实施,农村劳动力已经得到极大的解放,随着群众收入的增加,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显现,但是,在怎样进一步放开搞活这方面,政府管理部门进展明显偏慢,无形之中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上级一再鼓励各地在改革中要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可圩江区的一些区属部门领导们仍然本本至上,不敢改革创新,刚才的群众来信就是具体问题的体现,如果不加以解决,那么,将会极大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想到此处,董少波马上作了批示:“请区委政策研究室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信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形成初步意见后,报区委常委会讨论研究决定。”
圩江区委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接到董少波的批示后,立刻对接了圩江区工商局长林日新,商讨调研方案。林日新之所以年纪轻轻,在三十出头这么快的越过干部层级台阶,担任了工商局长,是因为缘于几年前上级组织部门提出的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圩江区委破格提拔使用的结果。关于林日新的提拔任用,半年前还有这么一个小插曲。
当时圩江区委组织部根据上级提出的干部“四化”要求,罗列了一批40岁以下、学历大学本科以上的年轻干部,准备分别安排到区级部门担任副职加以培养锻炼,作为区府办综合科长的林日新榜上有名。这个人事方案经组织部长彭少雨向董少波一汇报,董少波不满意了,他说:“少雨同志,中央一再提出要加大‘四化干部的使用力度,你却拿了这样一个方案,我感到明显力度不够,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就会让大家感到我们圩江区委不重视干部‘四化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区委贯彻上级精神不坚决、不彻底。就比如名单里的林日新吧,东海大学经济系毕业,据我所知,这样的人才在我们区里的干部队伍里属于凤毛麟角,如果把这样的同志安排到一些不重要的副职岗位锻炼过渡,那么过不了几年,他们很快也会变成老干部,激情年华不再,将是我们事业的损失。”由于区委书记的力挺,林日新很快就到圩江区工商局这个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走马上任了。
林日新看着董少波的批示,迅速拟定了调研方案,报给了区委政策研究室的宋主任。其实,关于莫立新反映的问题,林日新上任之初就做过深入调研,在工商局内部经过反复讨论,并已经形成了工商局的部门意见。
第25章 政策羁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