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军事学堂避免军事人才青黄不接,再建立书院培养些治国文官安定天下。
这是国家为人民提供一个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学而优则仕!
还能缓和社会矛盾,大秦子民为了一统一国出力甚多,必须也得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
提供些学习的机会,学习秦国文字,提高民族向心力。
学习农家经典,能够增加土地产出,农人多些收成。
“吾儿,你先挺住,以你的才智参加编纂是没问题的。不如为父去走走后门,给你捞个编纂官?”嬴政笑眯眯地问。
苏牧冷静下来,他心中也有问题。
“哪些人可以享受到教育啊?不会只是给宗室吧?”
只给宗室教育权,那阶级矛盾不就更突出了吗?嬴政的设想是,用书院教育出来的官员平衡大秦膨胀的老氏族和武将团体。
“定然不会的,只有宗室接受教育,那全国不得乱成什么样。我听说是先试点,然后争取在整个大秦推广,对此必须要有一套合格的教材。”
苏牧听完,感觉也是一件好事。
开化教育,意味着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一个休生养息的太平盛世即将到来。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苏牧喃喃自语,想到历史课本上的内容。
“这个为父不知,这等机密哪打听得到。听说吾儿得了千亩土地,还有建邑权?”
嬴政内心是瞧不上儒家耍嘴皮子的,空耍嘴皮子不干实事,这个他不喜欢。
纵横家同样也是耍嘴皮子,但是他们也是实干派,为达目的以命相抵,可以说是为了成功不择手段。
想想张仪,堂堂张子辅佐秦惠文王,除了第一次见大胃王讨要河西之地时,还没来得及嘴遁被打了一顿,平生嘴遁哪有败绩。
法家有着非常明确的统治思想,这柄武器只能握在统治者手中,却决不能散落在民间。
而纵横家,兴风作浪,摇鼓唇舌,是帝国祸乱的始作俑者。在汉武帝眼中,一切有可能威胁到帝国统治的不安定因素,都需要掐死在摇篮里。
现在的始皇帝嬴政也在考虑打压类似的言论传播,大秦的发展要进入第二阶段了。
他不光要开国,还要为后世定下基调。
汉朝的统治阶段,道家思学并没有被禁止,法家思想则被汉武帝拿来大用特用。既然道家、法家、墨家几个重要思想并没有销声匿迹,那么,又何谈“罢黜”?
“独尊儒术”也有其道理。
“儒家是维护君主制度的。当然,法家也维护,但办法却不怎么光明正大。法家的手段,为势之绝对权威、术之阴谋诡计、法之严刑峻法。法家就像一辆奔腾的烈马,如果拉不住那就会脱缰伤人。”
“倒是儒家提倡有人情味。儒家的道为王道,政为仁政,制为礼制,治为德治。如此这般,人民容易接受,士人也能接受。将儒学抬上国家政治层面之后,三纲五常也就确立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便由此确立。”
苏牧一股脑说了一大堆,嬴政还得消化消化。
“国家垄断仕途吗?”
第一百二十七章:培养人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