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盘盛满脸通红,难为情地说:“总设办传达您的指示,莫要乱讲话,担心冒犯了您而受到批评,以致大家都不知道该不该讲了。”钟主任气愤地说:“别听总设办‘假传圣旨,误导了大家,我从来不干涉同志们讲话的自由,你作为老同志难道还要模仿他们么——尽想着拿我逗乐?”聂盘盛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低头道:“我哪敢拿您逗乐!也是一时性急,不知道如何办才学着他们打手势哩。”钟主任半恼半笑道:“都瞎扯淡!你有话快说!”聂盘盛才将需要报告的事从头至尾讲了一遍。原来,改革后,聂盘盛负责下乡推销农用物资,范围从本乡逐渐扩大到相邻的乡(镇)所辖的各个村庄,如果农户需要,便由供销社原有的两辆汽车集中统一送货到门。但汽车车龄老,有时会因故障趴窝,他们只好雇佣农用马车运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天,聂盘盛和同事驾着骡子拉的胶轮车给一村里的几个农户运送化肥。谁知半道这牲畜因摩托车“突突”地从旁边经过,受到惊吓,便驾车狂奔,不但将成袋的化肥从车上颠簸下来散落一地,而且还撞伤了路边的一位农妇。这大姐身体虽然擦破点皮,受了点轻伤,但并无大碍,本可以赔一些医疗费便可完事。谁知让本乡的供销社知道了此事,一调查了解方知别的乡供销社到他们辖区推销物资,出于保护本地利益,便让该地派出所将车辆和物资扣留。或许有人给农妇大姐支了损招儿,她一改原来的态度,狮子大张口索要巨额赔偿费,还住进医院,叫嚷如果不答应她的要求,就要到法院起诉。啧啧——到法院起诉,在当时那个年代,还很少听说有“民告官”的诉讼,可见这位大姐是由高人指点,否则,让她想三天三夜也不会想到要告供销社。
钟主任听了,顿时眉头紧锁,一脸愁容,他责问道:“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事?”聂盘盛嗫喏道:“已经过去两三天了。”钟主任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你们都他们妈的混蛋!出了这么大的事现在才报告,都是吃干饭的?早就给你们千叮咛万嘱咐,去临近乡镇推销商品要万分小心翼翼,做到静悄悄地去、没声响地回,切不可像下乡的商贩那样,敲锣打鼓地尽招惹人眼,你若那样不让本地供销社知道才怪呢!”聂盘盛说:“一切都是按照领导吩咐做的,到外乡从不敢大张旗鼓地向农户推销咱们的物资,就像革命年代搞地下工作一样,先找个熟人介绍后,我们才接洽谈买卖。”钟主任不解地问:“既然做到这么小心,为什么还会发生这般扣车的事呢?”聂盘盛无奈地说:“原以为都是一个供销社系统的同志,不至于一点情面不讲,可是坏就坏在这上面,这个乡供销社领导一听说是我们供销社的车,更是绝情,还放话说,扣的就是咱们供销社的!”钟主任苦笑了几声,看了看其他在场的同志,他多么希望此时有人能给他出出主意,最好主动将此事揽过去帮他解决。但身边人的都纷纷躲闪着他的目光,无一人敢直视他。钟主任失望地看着聂盘盛说:“为什么一听我们供销社就那么决绝?难道和我们供销社有仇吗?”聂盘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杨国强就站在旁边,他接过话说:“那供销社的领导我还熟,他为什么有意和我们过不去,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钟主任问:“究竟为何?”杨国强说:“因为我们改革呀,他们从心里嫉妒我们,要穷大家一起穷,谁也别笑话谁。可一旦你若先富起来,就会遭人挤兑。”钟主任愤然:“他们难道不进行改革吗?迟早要改的呀,我们只不过先行了一步而已。他们这种行为纯粹是小农意识!小农意识!可笑之极,可笑之极!‘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国人的劣根性哪。”杨国强忙说:“是呀,是呀,要不怎么会是‘同行相欺,同类相残啊。”钟主任盯着杨国强看了几秒,突然说:“你去处理一下,既要有理有节,又要不让他们小瞧了我们。”杨国强面露难色,没有立即接下任务。钟主任见状,便说:“你全权负责,可以先斩后奏,必要时也可不奏。”杨国强只好答应,但他又附加说:“让聂盘盛协助我。”钟主任许可。
既然有了“一*把*手”的尚方宝剑,杨国强觉得这事处理起来就可以放得开手脚了。他专门把聂盘盛叫到办公室商量对策。聂盘盛坐在那里抽了半天烟,一句话不说,反倒让杨国强感到莫名其妙。杨国强问:“刚才你不是很急切吗?为什么这一会却沉得住气啊?”聂盘盛阴阳怪气地说:“杨大主任坐久了冷板凳,不但屁股坐麻木了,而且脑子也变得不灵光啦。”杨国强眼珠子骨碌碌地转,没搞明白他的意思。问道:“你老聂有屁就放,就讨厌你半藏半掖着了。”聂盘盛这才挑明了说:“杨主任想搞大事,难道你忘记能用什么人了吧?既然让你负责处理这事,这么一个好的有利因素为什么不为我所用呢?”杨国强仍然没听懂。聂盘盛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国强低头沉思片刻,突然一拍桌子说:“好一个天赐良机!老聂,你具体说一说该怎么办?”聂盘盛才慢悠悠地说:“本来这扣车的事向钟主任报告便了事,他爱交给谁处理就交给谁,没想到他竟会交办给您。我灵机一动,便想出这个主意。”杨国强说:“别尽说些穿靴戴帽的话,你急死我呀!拣关键的说给我听听。”聂盘盛继续说:“你给他来个久拖不决,给他姓钟的再出个难题。”杨国强问:“那农妇会听咱们摆布吗?”聂盘盛说:“这事好办,只要咱不吐口,不给她托个底,她得不到好处就不会罢休的。况且十里八村都是亲戚连着亲戚,托人悄悄地给她带个话,保证她得到更多好处,就会配合我们如此这般演好这出‘双簧。”杨国强抑制不住兴奋,急急地问:“打听清楚她和谁家有亲戚关系?”聂盘盛说:“谁会想到,她竟是王翠香表姐的妯娌。”杨国强双眼变得贼亮,突然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激动地向聂盘盛说:“如果那天让她也过来,是不是会更热闹一些?”聂盘盛说:“妙。”他们二人便仔细地将刚才想好的计谋前前后后推敲了一遍。方搞定这方面,聂盘盛又犯愁地问:“那个乡供销社的领导应如何应付?”杨国强胸有成竹地说:“这个好办,我给那边的领导打个招呼,先把胶轮车和化肥还给我们,至于那农妇大姐让他们交给咱处理。他们也不会为区区一位农妇不给我一点面子,毕竟我和他们‘一*把*手有过交情。当初他来任职时,是我帮他销售了一批滞销的货物,他才借此打开了工作局面。”聂盘盛说:“这就妥了,但不能给他说得太透。”杨国强说:“我会拿捏好的。”
杨国强和聂盘盛一起去了邻乡的供销社。路上,杨国强问:“有多少人能和我们一起搞?”聂盘盛说:“现在有二三十个吧。”杨国强问:“都是什么人?”聂盘盛说:“临时工占的比例大,正式职工少一些。”杨疑惑地问:“为何?”聂答:“临时工抱着无所谓态度,参不参与对他们没有实质性影响。如果一闹能涨工资,就是本钱小赚得大的买卖,他们当然愿意参加。正式职工顾虑就多一些,他们担心万一搞不好会得罪领导,影响将来的前途。”杨说:“他们难道不会想到早晚把姓钟的弄走啊?”聂考虑也没考虑便说:“把他弄走都是没准头的事。再说,既便他离开,还说不上谁能接替他的位置。”杨国强听了,脸色一沉,语气加重问:“在咱供销社,你会觉得谁能接替?”聂盘盛意识到刚才说话“漏风”,让杨国强心里甚为反感。是啊,他望眼欲穿地等待这个位置,巴不得钟辛顾快点出事,好让他这个第一副主任顺理成章地上位。杨国强觉得他干“一*把*手”在群众
第四十七章 有蝴蝶在眼前飞来飞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