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个人英雄主义错了吗[1/2页]

天国相依 丰华石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魏金钢从深坑里上来后,发现刚才跑在他后面的同志都远远地超在他前面。魏金钢不断地调整呼吸,放慢奔跑频率,让身体逐渐进入最佳状态。他匀速跑了几百米后,便一点一点地加速,跑了很长一段距离,当得知距终点还有1公里时,开始加速快跑,时间非常紧迫,他强迫自己提前进入冲刺阶段,跑在他前面的同志一个个被逐渐甩在身后。魏金钢远远看到前面只有一名同志,似乎和他一样,也已拼尽了全力,慢慢腾腾地跑,怎么看都不像是最后冲刺的样子。他的意念已支配不了躯干,两条腿不听使唤,怎么用力就是迈不动,身上的背包似有千钧,他的两只手各拿一条步枪,把手臂赘得如同灌了铅。他几乎要栽倒在地,道路两边是欢呼的同志们,他们在喊着什么,魏金钢顾不上听,他只有一个信念:往前跑。魏金钢咬破了嘴唇,将仅剩一点力气坚持到最后,他刚一跑到终点,便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救护人员连忙将魏金钢抬进救护车,施以急救措施,几分钟后,魏金钢从昏迷中苏醒。他睁开眼,问身边的同志:他跑了第几名?别人告诉他:他和第一名仅仅相差5秒钟。魏金钢实在太累了,他一听这个消息,头一歪,又睡着了。
      成绩在比武结束第二天就公布了。魏金钢5公里越野个人成绩虽然排在第二,但他带领的团体成绩却是第一,而且他们团体其他4项科目加起来综合成绩获得全师第一。成绩刚一公布,有人就向师考核组反映二团在5公里越野中存在作弊行为。考核组没有怠慢,立即进行调查。经了解才真相大白:在5公里越野比赛中,魏金钢见何班长小腿受伤,为了不影响团体成绩,替他携带武器以及其他物品。考核组对魏金钢乐于助人的行为判断是不是作弊,他们拿不定主意,也不能自行作主,逐级上报到师领导那里。听了考核组的汇报后,苏师长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条件异常艰苦,我们的官兵就是靠着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革命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甚至在危急时刻,有人伸出一只手,或有可能将他的战友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人民军队才有了官兵平等、官兵一致的基础,是区别旧军队的根本标志,人民军队由这样的子弟兵组成,才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是我们军队的优良传统,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虽然是和平时期,但这种精神一定不能丢,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次比武考核,科目内容是经过精心策划,师党委考虑有一定的导向性,在新时期,我们的军队要紧跟时代要求,不仅要弘扬友爱互助、相辅相携、敢于拼搏的团体精神,也要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在一定意义上讲,团体精神就是革命英雄主义。师党委认为,这次比武达到了预期目的。至于魏金钢这名战士,他的这些表现难道不值得表扬和提倡吗?为什么还有的同志会认为这是作弊行为呢?不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能做出让英雄心寒、让好人吃亏的事情啊。如果还有人认为是作弊行为,就是对英雄主义和团体精神的亵渎,考核组要做好思想工作,正确引导,纾解疑惑。师长的一番宏论,迅速平息了对二团比武考核结果的争议。考核组即刻将师长的指示精神传达下去,并向反映问题的同志及所在单位作了解释、通报。
      魏金钢和他的队友们坐着团里专门派来的车从师里返回,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团里还派车在国道五叉路口迎接,从五叉路口到团部共十华里,卡车披红挂彩,引导着一路缓缓而行。从马路到团门口约400多米远的路两边,站满列队欢迎的队伍,他们像过节一样,脸上洋溢着欢快兴奋的神情,当魏金钢他们的卡车经过时,队伍里欢呼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张参谋和何班长两人坐在驾驶室里,从打开的车窗中,频繁地向欢呼的队伍招手致意。魏金钢和其他队友站在卡车的车厢中,他们左手扶住卡车栏杆,右手举起向两边的战友们敬礼,这个姿势一直保持到下车为止。在团门口搭起一座凯旋门,门两边由鲜花和红绸扎成,显得既庄重又美观。卡车缓缓停下,魏金钢他们在张参谋的带领下,排成一列纵队,从凯旋门里鱼贯而过,人群中爆发出持续而热烈的掌声。过了凯旋门,魏金钢他们被安排坐在台上,不一会,团首长按次序挨个坐到主*席台位置。参谋长致欢迎辞,向参加师里比武考核取得辉煌成绩的功臣们表示热烈祝贺。团长接着讲话,显然他已经知道“作弊”事件,首先传达了苏师长就此事的指示,他大发感慨地讲:我们团取得综合成绩全师第一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是比武考核人员团结拼搏的结果,也是全团官兵凝聚力战斗力的体现,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以此为良好开端,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牢记‘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把全团的训练搞上去,把管理和作风搞上去,只要全团官兵齐心协力,拼搏奋斗,一定会把我们团建成一流的团、全面过硬的团!团长讲完后,张参谋代表比武参赛队讲话,他讲:之所以取得这么辉煌成绩,完全得益于团党委的正确领导,完全得益于团首长的亲临指导和教诲,也更完全得益于集中训练、科学训练……张参谋后面很长的一段话,魏金钢没有听下去,他的心思不在上面,也没必要听下去,他心猿意马,思绪飘摇。确切地说,他异常厌恶张参谋的做派,讲话官气十足,空洞无味,更让人讨嫌的是他把自己描述成“一等一”的功臣,这成绩的取得似乎与参赛队员毫无关系。在张参谋看来,也应该是如此,队员们如同提线木偶,在他的科学方法组织、运作下,大家便成了战场上奋力拼杀的“机器”,所有战绩只是他的一声号令而已。在别人听起来,张参谋的讲话似乎在理,也符合官兵们的口味,他话音刚落,下面掌声雷动,充分表示对他讲话的认可,深一层意义应该是大家对来之不易的成绩的祝贺吧,在魏金钢的心里,他更承认后者。按照议程安排,张参谋讲完,何班长上台讲话。此时,魏金钢在台上简直如坐针毡,他何班长何德何能,还能应邀上台讲话?参谋长作为主持人,刚才不是明明说“请最后一名同志讲话”吗?他魏金钢算得什么?应该往哪摆?如果张参谋应邀在台上讲话,魏金钢觉得不管怎么都能说得过去,毕竟他是团司令部派出的干部,代表组织集训、带队比武,是应得应份的事,取得如此辉煌成绩,张参谋也有几分功劳,他发挥的作用最起码就在于把魏金钢吸收到集训队,只如此才有后来的成绩,否则仅凭何班长的能力,他能带出这样的团体、取得这般的好成绩?不能。无论谁评判,只要稍微了解情况的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你魏金钢不是“英雄”吗?连苏师长都赞赏的“英雄”。但为什么在“评功论赏”的时候被放在一边了呢?这让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魏金钢坐在台上,看着乌泱泱的人群,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何班长讲他的精彩“故事”,一个个稚嫩的脸上显出崇拜神态,似乎何班长才是他们心中的“英雄”——他不仅自己参加训练、参加比武,他作为临时负责的“队长”还要组织训练、搞好管理、做好思想工作;他在比武中不顾身体负伤,仍然咬牙坚持,目的就是不给团体拉后腿、不给咱们二团抹黑;他信念坚定,目标如一,为了不耽误训练,他推迟婚期,遭到未婚妻多次“通牒”;他爱兵如子,深得队员爱戴,带领的团体凝聚得如同钢板一块,他们的战斗力那个杠杠地,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何班长讲到

第二十二章 个人英雄主义错了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