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自残之屠侄-国盗之十二胡公子1[1/2页]

《108国盗》 元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世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父子为仇子侄相虐,但在人类的世界中,权力的诱惑引发的恶果实让人类社会难以启齿,国盗在这其中更是把其禽兽的本性表露的淋漓尽致,当鲋祀之流作为子侄的们举起屠刀横行,一些作叔叔还起手来自然也就不会手软了,先秦历史上叔侄之间一时刀光剑影。国盗们于是乎又坚定地迈出了骨肉相残的关键一步,在先秦历史上第一个向亲侄儿举起屠刀的就是齐胡公姜静之子,姜静之子史籍虽不载其名,但其第十二位的国盗之名却无人可替。
      公元前816年,齐胡公之子发动政变弑杀了自己的亲叔伯侄子——齐厉公吕无忌,结局自然也很不幸,他虽然杀死了齐厉公,但齐胡公之子也死于这场血腥冲突中。这样血腥悲哀的结局很像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虽然从故事情节来讲略有不同。
      在《哈姆雷特》中,作为侄子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一直在想办法杀死亲叔叔克劳狄斯,因为作为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同时篡取了王位克劳狄斯也时刻想杀死这个亲侄子哈姆雷特,在复仇的道路上作为侄子的哈姆莱特一直处心积虑处于主动;而在司马迁同志的《史记》中,齐胡公之子与齐厉公吕无忌则无直接的仇恨,是隔代的仇恨了,当初是齐厉公的亲爷爷齐献公姜山发动政变篡弑了齐胡公姜静,但齐厉公毕竟是这场政变的直接受益人,齐胡公的儿子讨债到齐厉公身死也无可厚非。如以辈分而论,齐胡公是齐厉公的叔伯爷爷,齐胡公之子则是齐厉公吕无忌的亲堂叔,在这场复仇的政变中作为堂叔的齐胡公之子一直处心积虑处于主动。不过二者的结局是一样的,无论是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还是齐胡公之子与齐厉公吕无忌,最终都在这场血腥的宫廷冲突中灰飞烟灭了,二者都是大悲剧的结局,故事的主角没有一个是冲突的获利者,都是受害者。只不过莎士比亚先生为《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画了个句号,让睿智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继承了丹麦王室的政治资产,而司马迁同志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记载的却远非如此,而是继续了血腥的杀戮。当齐胡公之子与齐厉公吕无忌都死于这场政治冲突中后,齐厉公的儿子吕赤成为齐国新的君主齐文公,齐文公掌权后当即又拿起了手中的屠刀,对杀害其父的凶手大肆报复,《史记》记载他诛杀参与杀害其父的齐国宗室贵族七十多人。如把这些人都归入齐胡公之子这一代上,则多是齐文公爷爷辈分的。齐国历史上这场叔侄相屠的闹剧,最终演变以孙子与叔伯爷爷辈的算完总账才告一段落。从历史影响而论,齐胡公之子为后世叔屠戮子侄篡权盗国者带了个非常邪恶的路,把齐胡公之子位列国盗可说是实至名归。
      以历史史实而论,齐国这场无比血腥的宫廷戏其根源要比《哈姆雷特》复杂的多。事情的根源得从齐胡公的哥哥齐哀公说起。根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公元前868年齐癸公卒,齐哀公姜不辰(一作不臣)立。那是西周王朝皇权还没有衰落,西周第九代国王周夷王姬燮(约公元前895年至公元前880年)当政。《竹书记年》周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即公元前893年齐国东边的纪国的纪炀侯在周夷王面前诬告(谮)齐哀公姜不辰,周夷王于是趁齐哀公进京述职之机会用大鼎烹杀(古代一种酷刑,施刑者将犯人衣服脱光,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铜鼎中,放在柴火上烹煮,把犯人活活煮死。)齐哀公,并改立齐哀公异母弟公子静为君,是为齐胡公。齐胡公继位后,将都城从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区)迁到薄姑(今山东省临淄区西北五十里处)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但齐哀公的同母弟弟公子山怨恨齐胡公,便与自己的党徒率领营丘人于公元前859年袭击攻杀齐胡公,自立为君是为齐献公。齐献公夺权后并对齐胡公的后代未斩尽杀绝,而是将齐胡公诸子尽数驱逐出齐国,齐献公九年(公元前851年)齐献公去世,其子公子寿继位,是为齐武公。齐武公(前849年—前825年在位),齐武公二十五年,嫁女姜后与周宣王。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公元前825年齐武公之子齐厉公姜无忌即位。齐厉公九年,即公

第39章 自残之屠侄-国盗之十二胡公子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