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卷 烽火第四十三节 计议[1/2页]

资本中华 书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陕西的官吏们这两个月过的可谓是心惊胆颤,先是福王打起来清君侧的旗号,姑且不论他究竟是对是错,但是事起之后整个陕西三司都被福王一系所控制,还命令各府县的官员表态响应。开始还有几个书呆子高叫忠君为国的口号,结果没叫唤几声就被咔嚓了。
      剩下的官员看到这种情况,脑袋和忠君两种思想最终是脑袋占了上风,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纷纷向福王示好,表示听从福王的命令。可是好景不常,福王率领大军开拔后没多久,从宁夏、固原到西安一带出现了大批大批的瓦剌骑兵,据说是福王请来的援兵,还得让沿线州府帮助筹集粮草。
      本来陕西这两年的收成就一直不景气,百姓们生活困苦不堪,就连要供应给守边军镇的粮饷都经常的拖欠,那里能按照福王命令给瓦剌人筹集这么多人的粮草呢。他们筹集不到,过路的瓦剌人可是有办法的,每路过一个城池,一个村镇,在带路的陕西明军指点下,他们作为“友军”虽然没有烧杀抢掠,但强取豪夺就已经是非常客气了,在强大武力的逼迫下,沿线府县的仓库搬运一空,任凭官员们叫苦连天,可丝毫没有用处。
      好不容易送走了这群瘟神去祸害河东,但谁曾想到没过几天,更痛苦的事情又发生了。从山西先行逃回来的岳和声岳大将军,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小娃娃,称其是汉中瑞王之子。声称叛逆李柏华劫持了福王和瑞王,而瑞王之子受命统领各路讨伐大军。继续进行伟大的“清君侧”大业。为此还命令各地府县增加赋税,还派出了好几股亲兵亲自去督促税款的上缴,原本就已经被抢空了的陕西百姓们已经是倾家荡产。
      到了这个时候,任何人都看出来原本福王宣传地那些口号的真假来,消息灵通的官员也提前知道了河南、湖广、陕西和瓦剌四路大军都已经被朝廷的禁卫军所全歼,因此,很多府县开始有组织的对岳和声的命令阳奉阴违起来。\\\\\\但是,雪上加霜的事情很快又降落在陕西百姓的头上,特别是从西安府到宁夏卫出关这一路上的州府。
      瓦剌万余溃兵在大呼拉尔拜巴格斯地带领下。过了黄河之后犹如丧家之犬没日没夜的奔逃。但到了西安附近时,却发现后面追兵并未跟上来。于是,缺衣少粮的瓦剌人露出了凶恶的牙齿,又开始对路过的村镇城池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抢掠。
      西安的岳和声此刻知道自己大势已去,也变得更加疯狂起来,不仅将整个西安和周边府县的府库收刮一空,还大肆斩杀那些一心效忠于朝廷不肯于他合作地官吏。等到瓦剌人准备离开西安从来时的道路撤回大漠的时候,岳和声带着近万亲兵。押运着数百个装满了金银珠宝的箱子,也开始了他逃亡之旅。他并没有随同瓦剌人一起逃亡,而是选择了西方的甘和乌斯藏地区,那里虽然也向明朝称臣,但地形复杂,明军实际控制强度不高,凭他这一万余名骑兵和这些金银珠宝,在那里打败早腐化的土司们,建立一个世外安乐窝想必也很容易的。
      在逃往西域的路上。岳和声竟然遇到了同样从河南往西逃命的孙得功,两人立即兵合一处,也有三万大军之多,而且全是亲信嫡系部队,虽然不能够和大明官军匹敌,但去西域征战一番。取得一块安身立命地土地应该足够了。
      明朝九边镇中陕西占有四镇,其中宁夏和固原已经投靠了岳和声,其守边将士大部分都参加了山西的战斗被俘,但甘州和延绥两镇却没有参与进来。君??子??堂?首?发甘州是因为路途遥远,而且地处战略防御的最前沿,守边大将是朝廷亲封无法说服。延绥则是因为岳和声以前在那里做总兵的时候很不得人心,接任者和他也是水火不融,岳和声出于私心作怪。也未让福王去招揽。
      在真定大战期间,延绥和甘州的守将就接到了朝廷命令,让他们出兵协助平叛,但两镇守将多年未经战事,而且边兵也缺粮少饷,数额不足,他们便阳奉阴违的只派出了一小股队伍。但也行动缓慢。观望大局形势。
      但随后战况急转直下,朝廷地平叛大军势如破竹。而且两个多月以来,依靠陕西供应的粮饷已经短供,两镇将领这才慌了神,开始组织部队向西安进发。
      李柏华等人追上入陕的禁卫军后卫时,锐步军前

第三卷 烽火第四十三节 计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