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卷 烽火第四十三节 计议[2/2页]

资本中华 书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锋已经返回消息说大军已经进入了西安城。岳和声和瓦剌人都已经退了,而且不是一条路,请李柏华决定追哪一路。
      李柏华问明了两方人马逃跑的路线之后,命令大军在西安城休整,顺便等待从河南和山西开来的其他几路军队。
      西安,瓦剌人和岳和声双重劫掠过后已经是一片荒凉,李柏华到达西安城的时候,还能看到城里很多被烧过的房屋在冒着袅袅青烟,大街上站满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李柏华当即下令全军撤出城外驻扎,留下锐步军地一个卫在城内帮助百姓们修缮房屋,并紧急修复西安至河南被破坏的电报线路,同时向朝廷报请赈济。
      西安陕西巡抚衙门大堂,李柏华在这里召集各路军队主帅商讨追敌事宜。十天以来,陕西的陈奇瑜率领整编过后的三万山西军、左良玉率领一万真定军、赵率教率领的三万骠骑军纷纷抵达,西安城外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
      “诸位,如今瓦剌主力军队已经全军覆没,瓦剌国内定然防守空虚,我等藉此机会出关,必可一举平定瓦剌,以报当年土木堡之恩怨;另外据探马回报,叛将岳和声和河南孙得功已经兵合一处,约三万人过了西宁府,走向上看,应该是去了甘(今青海)。今天我们要议的是,我们大军是分兵两路还是合兵一处先灭了瓦剌?”李柏华说道。
      陈奇瑜接过话头,对大家说道:“我以为还是先西征瓦剌为上,如今瓦剌已无当年之勇,而我军装备和士气已经十分强大,现在西进必定能势如破竹,广大地西域地区将在汉唐之后再次置于我大明治下。”
      罗大海瓮声瓮气地说道:“打瓦剌应该是小菜一碟,但岳和声和孙得功两个叛逆如果不马上追缴,恐怕其会祸乱甘和乌斯藏地区,那里地形复杂,等他们站稳了脚跟,再进剿恐怕要难上许多。”
      赵率教马上接口说道:“末将赞成罗将军的意见,请侯爷让末将带领骠骑军前往追击叛逆,一月内定将两人人头提来相见!”赵率教话音刚落,其他军事将领也纷纷请战,李柏华笑着摇了摇头,看了看陈奇瑜和宋献策。
      陈奇瑜对罗大海等将领说道:“诸位所说地确是眼下可行之策,但此前已经闻报说乌斯藏地区有农奴叛乱,那也是因为当地的土司们做的太过分了,我们这次可以借孙岳二人的力量,让他们在那片地区先折腾一阵子,等我们平定了瓦剌之后,再挥师西南,可一举平定。”
      李柏华看到宋献策盯着挂在墙上的大明疆域图若有所思,便问道:“宋师爷可有想法?”
      宋献策裹了裹身上的军用棉大衣,这西北地区的天气进入了十二月是越来越冷了:“在下以为陈大人对于孙得功和岳和声两叛将的处置是恰当的,甘和乌斯藏两地虽然臣服我大明,甘还好,有我大明驻军控制。乌斯藏自太祖皇帝在那里设立宣慰使司,虽按时朝贡,双方茶马互市往来不绝,但一直与我朝貌合神离,特别是前几年建贼肆虐之时,曾还断过朝贡。在下一想法是,派一只大军将孙岳二人赶入乌斯藏,让他们和当地的土司争夺地盘去,等其两败俱伤之后,我们便可借平叛之名进入乌斯藏,真正的将那片土地纳入我朝版图。”
      陈奇瑜等人听了宋献策这一番对于乌斯藏的见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宋献策见众人没有疑义便继续说道:“对于瓦剌人,虽然他们军队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但瓦剌毕竟是蒙古的分支,如果我们此次灭其国,势必会让东边的蒙古诸部对我朝有所戒备,不利于我朝北方安定。更何况如今已是严冬,如此恶劣的天气也不利于我大军远离边关作战。当然,我们也不能不对瓦剌人的入侵无视,我们可利用眼下的瓦剌人实力大损之机,出兵将哈密地区和宁夏河西地区占据,筑城而守。瓦剌人没有十年恐怕恢复不了元气,那时候我们也能将关外大片土地控制住了”。
      宋献策的这番论调是通过和李柏华详细商讨后做出的,李柏华不是不想一战而亡瓦剌其国,但考虑到东边蒙古鞑靼等多方面的因素,还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要好。更何况,只要守住哈密几年,那时中原到嘉峪关的铁路应该就能修好,朝廷对西域的控制将绝对强势。对于乌斯藏,则是采用驱虎吞狼之计,毕竟孙岳两人手下的三万人也都是汉人。

第三卷 烽火第四十三节 计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