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接过水杯之后,郭行直入主题,开口道。
      闻言,杜平却是深深的叹息了一口气:
      “这些孩子都是好孩子,就是苦了他们了,这么多年过去,他们还是不肯放弃寻找石老师,唉…”
      见状,郭行也没有给杜平继续回忆下去的机会,直接又一次直入主题开口追问道:
      “杜先生,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帮助你的儿子他们寻找到石老师,你以前和石老师认识吗?”
      “也算是认识,我们两个见过一面,不过我儿子每次回到家就经常提起他,和我打电话的时候也是这样,时间久了,我对石老师还算是比较熟悉吧。
      他是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而且脾气也非常好,现在这年头上大学就是走个流程,可是我儿子他们在石老师的教导下,居然好好学习,关于这一点,我们每个家长都非常感激他。”
      话到这里,杜平稍微停顿片刻,随即,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满:
      “只是我实在有些想不明白,我我儿子他们考研的那天,他为什么要跑到杜家村来找我儿子的准考证?”
      杜平的话,让郭行的眉头一皱,杜平的语气中充满了一种气愤的感觉,本能的让郭行对杜平的这番话感到非常不满。
      “你说他一个辅导老师不好好辅导他的学生,带着他的学生考研,操那份心干什么?为什么要大老远的跑到我们杜家村来找准考证,他难道就不知道给我们家长打个电话吗?
      我家里虽然不富裕,可是我有手机,也有摩托啊,而且我和他之间是相互留了电话号码的,他只要一个电话,我就可以把准考证送到天南大学去。
      可是他为什么偏偏要来我们家取准考证呢?取就取吧,为什么连我的一个招呼都不打呢?”
      此时,杜平似乎越说越气愤。
      闻言,郭行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此刻,郭行猛地被杜平的一番话提醒。
      的确,考研的那天时间必然是非常紧张的。
      但是石一松在知道杜海将准考证不小心落在家里的时候,却不是第一时间联系杜海的父亲,而是选择了一个更费时间的方法,自己开车去杜家村杜海家中取。
      这一点怎么看都有一些不符合常理。
      要知道,如果是杜海的父亲,将准考证送到天南大学的话,所消耗的时间是石一松开车前往杜家村时间的一半。
      而且从其他角度出发石一松留在考研现场,对于现场的其他同学帮助更大。
      至于杜海,他待在考研现场,完全可以和校方沟通,说是自己的学生不小心加准考证遗弃了,使用其他证件代替参加考试,突发情况时常有,这种情况,只要能证明杜海的身份,一般的校领导也不会拒绝。
      就在郭行思考的同时,杜平仍旧还在说:
      “因为石老师失踪的这件事情,和给我儿子取准考证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当时警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石老师的失踪就在杜家村附近。
      知道这一个消息之后,我就没有放弃过寻找石老师,我从天南大学到我们家来来回回找了几十遍,然而都没有找到人。
      我甚至怀疑石老师是不是忘记我们家的路了,开车到了更远的地方,我就跑到附近的山里边找,可是就差把附近的几座山都翻过来了,依旧没有发现石老师的踪迹。
      我怀疑他很有可能是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掉进了附近的河里,于是我就潜到河底下去找,但是就没有找到他人…”
      ……
      “石一松有问题啊!”
      结束了和杜海父亲杜平的相关信息了解后,郭行三人返回车上,郭行率先开口道。
      “是啊,之前我们每一个人似乎心里都默认了石一松的离开就是为了拿准考证,可是杜海父亲的话才是最合理的。”
      闻言,柳清竹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石一松没有联系杜海的父亲送准考证,也没有联系校方解释情况,反而是自己去杜家村取准考证。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既然确定准考证在家,当然是让家属以最快的速度将准考证送去了,为什么要上门去取?这样一来消耗的时间不是更长?”
      毛杰亦是迅速的开口应和道。
      显然刚才和杜平的一番交流,三人都有收获,而且重点都在石一松为什么不让杜海的父亲将准考证送到天南大学?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失踪案,最不好的打算就是石一松被人谋害了。
      可是看眼前这情形,显然石一松的失踪,并不是那么简单,他驾驶车辆前往杜家村的方向,完全就像是去拿准考证。
      但这却偏偏只是个假象,而且这个假象,还是被石一村这个失踪人员自己亲手缔造出来的。
      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难不成是厌烦了社会躲进深山老林里,让所有人都在找不着他?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石一松进入了乡道,离开监控范围之后,就有可能开车去了更远的地方,他是根本没有去过杜家村。
      那么咱们下一步的搜索范围,就必须得沿着整条没有监控的乡道往下扩散,直至遇到下一个监控摄像头,两个监控之间的盲区,才是石一松失踪最准确的范围。”
      听到郭行的话,毛巾和柳清竹的脸色不约而同变得严肃起来,如果按照郭行这么分析,那么他们调查的范围可就大了。
      而且时隔三年,现在就算是展开新的一轮调查,也根本不会有任何收获。
      “这个范围实在太大了,咱们可以试着缩减一下,从天南省离开之后,前往杜家村的这段路上基本都是农田,而且只有一条主干,事发当时是早晨,肯定有农民在这附近干活,所以这条路并不适合石一松失踪。
      那么他失踪的区域应该就是杜家村周边,只有在杜家村的附近才出现了各种小山包,再往度假村更远的方向走,才会进入山林,这样的道路也变得复杂起来。”
      作者有话说:

第211章 进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