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专业在网感面前黯然失色[2/2页]

樱启 木沐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制作机构基因为驱使的。
      而现在他要打第三枪,走到这一步,他发现,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不是说这几人当不了网红,而是如何让他们成为网红。
      林淼必须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幸好,林淼过去的职业是高级策划,在4A广告圈混过的。
      他的知识储备和思维习惯以及眼界,具备这个判断力。
      就拿刘琳来说,如果给她设计剧情式的内容,她表现不出来。
      那么就必须要寻求一个变通之道。
      林淼的对策就是改为让刘琳讲述故事。
      他则通过改变场景、台词,以及动作设计和语言包装来丰富和强化刘琳的人设。
      这么退而求其次之后,林淼则有了一个惊喜的发现,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同样是讲述,但刘琳和武琳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风格,两个不同的人设,以及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
      刘琳突出的是亲和,武琳突出的是神秘。
      刘琳的故事是身边事,武琳的故事是典型性。
      刘琳的表现是自然,武琳的表现是妩媚和性感。
      诸如此类。
      实践真是出真知。
      好学敏感如林淼,他迅速地get到一个法门。
      回到之前提到的那个看似不可调和的难题,当基因限制自己的时候,如何进行改良?
      这不是不可以。
      林淼总结出一个黄金法则。
      对一个具备制作基因的机构来说,如何靠自身的优势来弥补自己欠缺艺人经纪的短板呢?
      很简单。
      反其道而行之。
      怎讲?
      如果说,一般性的MCN因为是艺人经纪的基因,他们推送出一个网红的基因是正向推演的过程的话,那么林淼的做法就是反向推演。
      进一步说,前者是挑人、做事。
      林淼是做事,按人。
      再进一步地说,林淼要用自己内容设计的优势来因人而异地确定内容的表现形式。
      把你应该这么做,改成你可以这么做。
      网感似乎就渐渐显山露水了。
      拿刘琳这几期的数据来说,虽然没有达到爆款的级别,但稳中有升。
      属于细品第二眼美女的那种效果。
      就是拼干货。
      用干货来弥补网感的欠缺。
      这一招的效果还不错。
      并且还让林淼多了一个惊喜。
      那就是他发现,在短视频最火爆的此刻,大量跟风抄袭盛行之时,他竟然看到了原创的生命力,将在未来会焕发出强大能量。
      做一个简单的比方,假设有MCN机构看到了樱花社刘琳的这个视频,就是讲社区的身边事,一事一议,传递出一个抓人眼球和注意力的观点和认知。
      这就很好克隆出来。
      甚至可能因为他们的网红更具备成为爆款的“网感”,瞬间就在数据上碾压樱花社。
      但是,樱花社牛逼之处在于,他可能不会因为这几集的系列造出爆款,但他会持续输出内容,方式和花样多多。

第八章 专业在网感面前黯然失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