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看到了龚凡宇[2/2页]

樱启 木沐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才给协调出了两个小时的拍摄时间。
      这里头有医药典籍、天文历法、诗集颂词、大德经书,可以说,一个高原民族的智慧与精神都汇集于此。
      两个小时要拍完这个经书库,难度不小。
      一来,这个地方够大,细节太多。
      二来,这是他们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点,需要大约五分钟的片长。
      五分钟片长,120分钟拍摄时间。
      时间比例就是这么严苛。
      稍有怠慢,可能就会完不成。
      毕竟,这是纪录片,不是新闻片。
      每一个镜头都是要打灯光,要注意画面调度的。
      当然,这比微电影或者剧情片,又要容易一些。
      拍着拍着,龚凡宇发火了。
      他冲着一位编导,喊:“你们搞什么呀?再这么干耗,我看今天就拍不完了。”
      原来是两位编导没有料到现场的突发,跟之前的预想对不上,一时半会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龚凡宇的督促倒是起了一点作用,两人差点忘了还有限时这一说,于是乎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直接交代龚凡宇,让他多几个角度拍拍那一排的经书。
      “多给点万能画面。”一位编导嘱咐龚凡宇。
      龚凡宇心里只想骂娘。
      这样的场面要是交给林淼,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跟林淼的缜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相比,这些编导,简直就是太……行气。
      行气,这个词,行业人都懂。
      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拍出看似是那么回事的画面出来,然后做成片子。
      中规中矩,挑不出毛病,但就是不生动,触动不了人心。
      这就是行气。
      做影视行,如果行气一旦沾上,这人也就基本上废了。
      就是到顶了的意思。
      创作谈不上,最多算个行活,混口饭吃。
      就是这个意思。
      这趟拍摄,龚凡宇就已经无法再适应这两个行气的编导。
      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林淼那种方式,他是真的在创作。
      不是仅仅只是拿着脚本在依葫芦画瓢。
      林淼的本事在于,他有能力根据现场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能够利用场景做出更为有效的现场设计,让影片更加出彩。
      而这些编导,眼里已经没有了光。
      只有不出错。
      只要不出错,就不会被扣工钱,就能够顺利拿到余款。
      想想也是蛮悲哀的便是。
      龚凡宇从事这个行当也有些年头,他一直没有发现,原来自己的过去已经现在都已经被和林淼相处的那二十天不到的时间给击碎。
      工作不再有期待,不再有快乐,不再有惊喜,也不再有尊重。
      仅仅只是一个行活而已。
      过去,他生活在行活里头而不自知,现在以及未来,他可能会继续在行活里头混下去。
      这是他想要的生活吗?
      龚凡宇拍完最后一个镜头,开始有了一丝犹豫。
      制片看了看时间,距离给出的限定时间还差2分钟结束。
      这完全是龚凡宇没有一秒停顿的连续拍摄之下救场完成的。
      等于是靠龚凡宇的一己之力,将两位编导失误造成的消耗时间给弥补了回来。
      “靠,哥们,辛苦了啊。”制片朝外走的时候拍了拍龚凡宇的肩膀说。
      龚凡宇笑笑,一言不发。

第七章 看到了龚凡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