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干就干,隔天顾时宴就带着郑枭四处探查适合种植药材的地方,两人常常一进山就是一天,天亮走,天黑才回。
      阮幼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不让郑枭劳累一天回家还要做饭,她也尝试着自己动手做。但是奈何她实在没这个天赋,做出的东西连狗都不吃,最后也只能放弃。
      终于她决定在村子里找个人帮忙做饭,给钱给粮都行,反正大家都以为她有钱,只要低调点应该没多大问题。于是,她让冯玉帮着打听打听,想找个踏实本分的。
      冯玉最终也不负重托,找到了和他们一起割猪草的小男孩毛毛的妈妈,平日里就看出来那孩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家里大人肯定也不会差。
      经过观察,发现毛嫂子平常都是闷头干活,不多话,也不爱跟别人打交道,完美符合预期。
      正好他家里就母子俩相依为命,也没点别的收入,毛嫂子挣的工分只能够勉强饱腹而已,能够赚点钱补贴家用她是非常愿意的。
      于是双方都很满意,就约定了她每天过来帮忙做中午和晚上两顿饭,一个月给三块钱。
      阮幼宜又去供销社买了些糕点饼干回来,让郑枭出去也能带上些垫垫肚子,平时她和绵绵也可以吃。
      过了三四天,终于把种的地方寻摸得差不多了,至于种植的药材种类,他俩深思熟虑后定下了玛卡,不过还是要听听专业人员的意见。
      正好技术人员也到位了,周教授夫妇拍了电报说已经到了市里,顾时宴便琢磨着去迎迎他们,顺便把这几天的收获跟他们汇报一下,把重之又重的药材种子的事情也顺便解决了。
      顾时宴去市里的两天,郑枭也没闲着。他在家里琢磨着写了一个种植计划,打算等教授们来了以后请教请教,顺便也总结了一下种植过程中的重难点,提前想想应对之策。
      两天后,顾时宴带着两位教授和种子到了,种植计划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
      为了方便,顾时宴在经过郑枭和阮幼宜的同意后,把两位教授安排在了郑枭家里。
      一是他家现在有了做饭的,房子也大,多住几个人完全没问题。而且离得近了,郑枭有不懂的能随时得到解答,能学到不少东西。
      当然,他也是有私心的,两位老师年纪大了,有郑枭帮忙看着,他也放心。
      两位教授都是温和慈善的人,很好相处。周爷爷大概六十多岁,银须白发,相貌不俗。双眼有神,说话声音犹如洪钟。步履稳健,行走如风,毫无龙钟老态。
      周奶奶则气质高贵,举手投足间都是优雅,不难看出年轻时是一位美人。说话轻声细语,脸上常常带着笑,让人忍不住亲近。
      一见面,两位老人首先感谢了收留之恩,还给绵绵和阮幼宜准备了礼物。给绵绵的是一双精致的小鞋子,给阮幼宜的则是一条丝巾,不难看出是用心挑选的。
      “周爷爷,周奶奶,太破费了,你们是顾知青的家人,也就是我们的家人,不用这么客气的。”
      “就是一点心意,不值当什么,你们不嫌弃才好。”
    &nbs

第19章 搞事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