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阮幼宜很早便醒了,天还没完全亮,她轻手轻脚起床,换了宽松舒适的白衬衫和绿色旧军裤,头发在脑后梳成了一个大辫子,脚上穿着解放鞋,整个人看着干净利落。
其他人还没起来,这两天都是吃现成的,阮幼宜有些过意不去,便决定先做早饭。等看到厨房里用土垒成的土灶,她傻眼了。虽然她因为自己喜好美食,便让奶娘请了厨子过府教导,但烧火切菜这些事,自有丫鬟仆妇处理好,她只需要下锅制作就行。而原主生活在城里,家家户户用的都是煤,也没烧过柴。
眼下也没个指点的人,她只好自己摸索着来。先把松树毛放在底下,上面再架上木柴,以后用火柴引燃松树毛。眼见着过年燃起,她有些得意,觉得自己还是很厉害的嘛。
然而没等柴烧起来,松树毛已经熄灭了。她只好又往里面塞了一大把,心想这次一定能燃了吧。没想到一阵浓烟扑面而来,呛得她咳嗽出声,眼睛也被烟熏得泪流不止。
顾时宴一出宿舍门,便看到厨房浓烟滚滚,吓得他赶紧冲过去,就看到阮幼宜顶着一张被烟灰糊得像花猫似的,脸上泪痕清晰可见,整个人又可怜又好笑。
他赶紧扭过头,憋着笑道:“阮同志,你先去洗把脸吧,我来烧火。”
阮幼宜有些尴尬,低着头不看他,快步出了门。去后院打水简单清理了一下,又返回了厨房,她想学学怎么烧火,毕竟以后自己还是要做饭的。
顾时宴已经把灶里的柴火都拿出来了,看见她进来便道:“火要空心,你刚刚把柴放得太多,压得太实了,柴里没了空气,火就燃不起来了。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容易燃烧的东西。以松树毛为例,在这之后,我们需要在一把松树毛下面点火。注意,已经烧着的地方要位于下方,这样才烧得起来。刚烧起来的火很弱,不能立刻放入大的木柴,要先放入小树枝。等火稍微旺起来就可以放入大的木柴,依次类推。”
“原来是这样,听顾同志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阮幼宜夸奖道。
“熟能生巧而已,你多烧几次,也就会了”。顾时宴把火架好,又往里面埋了几个土豆。
“接下来你可以吗?煮点玉米碴子粥就行。”顾时宴问道,他还没洗漱呢。
“可以可以,你忙去吧”阮幼宜忙应道。
等粥煮好,所有知青都已经起床了,大家陆续洗漱好,知道是阮幼宜做的饭,都有些惊喜。咔咔一顿夸,让阮幼宜很是不好意思:“我就是煮个粥而已,还要亏了顾同志帮忙烧火。”
“已经很厉害了呢,比我第一次做好多了”,姜禾夸奖到道。
“是呀是呀,明天我做饭,你可得帮我烧火呀,毕竟你已经是过来人了”,冯玉哈哈笑道。
“好呀,你可别后悔”,阮幼宜轻轻拍了她一下。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等吃完饭,大家一起去打谷场集合,领了劳动工具,吴对长又给他们分配了任务,考虑到有些知青都是新来的,把所有知青都分到了一队,女知青负责插秧,男知青负责挑秧苗,要完成的任务也不是很重,比起村里人少干一半了。
顾时宴带着他们到了田头,好些穿着民族服饰、戴着草帽的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了。男人们挑着担站在田埂上,用力把提前用草扎成捆的秧苗扔往水田各处。妇女们则分成几列弯着腰,卷着裤腿站在刚能淹没小腿肚的水田里。水田的底层是经过农民们翻了两到三遍的土,然后存上水就泡成泥了。拿起抛入水田的小捆秧苗,解开,左手拿着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地插着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时,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迅速地从一把秧苗当中“分秧”(就是分出一小撮,然后用右手插入秧田),一边插一边往后退,每个人负责一米多宽的一列。
“女知青们把裤腿和袖子都扎紧,水田里有蚂蝗的,注意别被附着吸血了”,顾时宴提醒到。
除了姜禾以外,其他的女知青都没插过秧,顾时宴便安排其他男知青去挑秧苗,他和老知青宋民帮着插秧。
三位女知青有些不敢下水,姜禾率先踩进了田里,估计她们道:“没事的,只是偶尔有几条蚂蝗,就算被咬了,把它拍下来就行了,不怕的”。
看他们还是犹豫着,顾时宴等人便先插着秧了,毕竟是要靠着公分吃饭的,分配的任务不做完不行。三个人蹲在田埂上四处张望,村民们的进
第4章 上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