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思思的娘家。
      “倒是有些水平...”
      戴笛听闻也是感叹,虽说论述结果差不多,但角度却是优于六少主尹峥。
      得到新川主点头暗示,戴笛开始了接下来的考校。
      “八少主文章中所述的‘一条鞭法不知参考何处?可否为老臣解惑。”
      一条鞭法的内容,戴笛倒是看得懂,但不知尹峰是从何处所得,这才有此一问。
      “其一清丈土地,听闻莹川有将近半数田庄归于阮家,富可敌国堪称‘阮半川。但莹川赋税却年年减少,田增而税减,必定是有占地多者。所以编制‘鱼鳞册确有必要,赋税均平,不但能减赋还能使府库充盈。”
      “其二统一赋役,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盛世还可,若是乱世起义四起,届时社稷怕是有倾覆之危。不若返璞归真,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把力役改为雇役,由府衙雇人代役。纵然不能使盘剥杜绝,但民亦稍安。”
      “其三计亩征银,听闻我新川赋役征课由里长、粮长协理,本以为同乡之人,必定公正严明。奈何比府衙盘剥更甚,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官民勾结,当真是求告无门。不若改为官吏直接征收,解缴入库。一来不按实物征课,省却了输送储存之费;二来不由保甲人员代办征解,免除了侵蚀分款之弊。”
      其实历朝历代都逃不过一个“贪”字,所以大多因土地兼并而亡国,提出一条鞭法也是应时而出,正适合新川现在的处境。
      但新川主是否有魄力实行,还犹未可知。
      尹峰答完,便老老实实行了一礼,等待下文。
      “这等见解,若是由我悉心教导,怕是川主之位...”
      戴笛听闻,内心早已不镇定,但这话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只能独自感叹。
      原本他教导尹峥,期望的便是有朝一日,一窥川主之位。
      奈何尹峥虽天资尚可,但却时常从九川考虑,每每为外川做嫁衣。
      殊不知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合盟,不过是维系和平的手段罢了。
      今日新川强盛,便为九川之首。
      翌日新川衰落,怕是争相分食。
      梁实也被尹峰的对答,惊得哑口无言,连沙漏滴完也未发觉。
      他虽为宦官,但常年服侍新川主,对朝堂政要亦是耳濡目染。
      便是这等策论,也是未曾得见。
      “书...书考结束...”
      梁实见尹峰看向自己手边的沙漏,这才反应过来。
      倒是新川主喜怒不形于色,但嘴角上扬角度,也表明了对尹峰的满意。
      他原以为这个第八子只是对诵读有所长,但不曾想,有这等经世济民的才能。
      只是与梁实和戴笛不同的是,新川主倒觉得胆子过于大,实施起来恐怕太过困难。
      角色不同,考虑的广度和深度自然有所差异。
      新川主不是不懂国家的弊政,但治大国如烹小鲜,变法容易,实施却难。
      正当新川主思考时,抬头见尹峰似有未尽之言,便开口道。
      “八少主,你可还有难言之隐?今日虽为书考,但亦是君臣问对。就算说错了,孤也不会开罪于你。”
      新川主直接喊其八少主,显然是把尹峰当成臣子看待,而不是父子间的趣谈,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第6章 一鸣惊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