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遍地是大哥的沙州[2/2页]

大唐:从归义军开始 战五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院子里那么多酒水怎么就舍不得给舅舅喝些吗?”
      张延思见阴通这意思是喝不到酒就不打算讲了,只能扭头对延嗣开口道:“去给舅舅打些酒水过来。”
      安排完延嗣又对阴通呲牙笑道:“真不是我小气,这些酒水本打算过两日再加工一下,弄的再烈些给舅舅喝。”
      阴通哈哈笑了两声摇头道:“你这个由头找的可不好,沙州这地方的酒户舅舅哪家没去过,麦酒已经是最烈的了。”
      张延思知道现在多解释也没用,“过两日您喝过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诓您了。”
      阴通摆了摆手,等延嗣倒了碗酒过来喝了一大口才开口道:“你曾祖是吐蕃认命的沙州都督,和那些在河西扎根良久的大族根本就没法比。”
      又喝了一大口酒,阴通继续道:“我给你说说这些大族的渊源,你就知道为何你阿耶现在的局面艰难了。
      李氏,曾经在河西建立了西凉,而且人家祖上是汉朝大将李广,本就是陇右的大族,最主要的是和唐庭李氏也沾亲带故。
      接下来是张氏,这个张氏可不是你们家,一家为晋时的凉州刺史张轨后人,也在河西自立过的。
      另一支是汉司隶校尉张襄的后裔,因当年霍光事件迁至敦煌北府,俗称北府张。
      再就是人们常说起的沙州索氏,其实人家原为两支,一支是西汉武帝时太中大夫索抚过来任职而迁过来的。
      另一文是王莽天风三年,都尉索骏过来任职迁于敦煌,二支都来自?鹿号为南北二索。”
      说到这,阴通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摇头苦笑了一阵,又连着两次倒酒一饮而尽。
      张延思看了看阴通,“舅舅慢些喝,酒水多的很呢。
      按你说的这也没几家大族啊。剩余的就是粟特族的胡人九姓了吧。”
      阴通目光斜了斜张延思,“谁告诉你没了。”
      张延思满头黑线,这说话说半截是真可恨啊,没说完这位在这摇头晃脑的干嘛。
      阴通抿了一口酒后,继续开口道:“河西唯一的好人家就是裴氏了。
      也是汉时迁至武威、敦煌的,在这两地颇有势力,而且人家在前随和本朝族中人才辈出。
      河西的裴氏直接分出了洗马裴、中眷裴、南来吴裴四大裴。
      在本朝权势极盛,出任宰相多大十七人之多,你祖父和伯祖起事,没人家暗地里帮着说和,即便举着归唐的大旗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响应的。
      接下来就是最为低调的唐氏了,其祖先唐锥有名于战国。
      后人娶晋时张轨之女后迁至敦煌,后人到晋昌为官后迁至晋昌,后又回到伊吾听命柔然。
      本朝时期,后人官至凉州刺史,其族人任本朝郡守,宰相者众多,在整个河西都颇有势力。
      还有最心系河西百姓的令狐氏,祖上令狐迈是汉时名臣,为了避王莽迁至敦煌的。
      在武威和敦煌都有势力,本朝时期前内地为官者众多。”
      阴通又满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看着张延思说道:“这些豪族大姓,哪家你们张家都撼动不得。
      剩下的宋氏,高氏,尹氏,赵氏,等十余家大族和你们张家也是不相上下的。”
      张延思听的目瞪口呆,这还不算胡人,光是汉人大姓就小二十家了。
      “沙州这地方拢共才三万来人,真是水浅王八多,遍地是大哥啊。”
      阴通听了张延思的喃喃自语,品了品后,忽然高声大笑,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你这说法太贴切了,还真是这么回事。”
      张延思可没阴通这么好的心情,叹了口气,“舅舅,您的阴氏有什么来头吗?”
      阴通的笑声戛然而止,没好气的说道:“小小子把舅舅家也给绕进去了。
      舅舅和你阿娘祖上是南阳新野人,汉刘秀帝时迁至敦煌的,阴家的老祖当初可是汉刘秀帝的国舅。”

第13章 遍地是大哥的沙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