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试戏被刷的那一天,李宪其实挺受挫的。
毕竟出道三年来,自己出演的每一部影片都成为了排名前几的作品。
导演和制片人看到自己都像看到招财猫、摇钱树。
但是自己的演技确实一直原地踏步,没有得到更好的磨砺。
一直都是出演年轻小伙的样貌,永远都是演20岁的青春年貌。
那天的试戏,自己确实没有好好地先了解剧本。
陈勇的沧桑,凭借自己现在的经历是无法演得出来的。
甚至是之后的大爱,那种心胸开阔的眼神还需要磨砺。
之前听说陈齐全资出这部剧的片酬,也要让这部剧免费上映。李宪就相当震惊。
娱乐圈的很多人也表示不解。
谁在这世上活着不是为了挣钱?
李宪之前听许多天王提过陈齐。
“这小子天赋很高,唱歌好听!”
“这小子演技不错,身上有不符合这个年龄的气场。”
“这小子很有才华,据说自己写的这个剧本张一谋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最重要的是:“陈齐这小子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他敢免费放映,就说明他经得起大家的评判。
而且剧场里很多表演的方法,李宪听后都觉得十分新颖。
李宪并不认为自己没有出演这部热剧,会有怎么样的损失。
李宪遗憾的是没有办法和陈齐一起共事。
没有办法去学习他的演技,去学习他对剧本的理解,去学习他的情怀。
李宪顿了顿,继续发了一段话。
李宪:“之前听了剧组的很多工作人员讲述一些剧场的事,这部戏有着陈齐导演的良苦用心,。希望大家好好对待这部影片,剧组花了很多的心血,也没有指着这个挣大家的钱。谢谢你们!”
看到偶像都发话了,李宪粉丝群的站姐和其他的粉丝也不敢再作怪了。
平心而论。要不是设了五分钟、五分钟的一个个闹钟准备刷恶评,小赵看得都停不下来。
一个接一个的反转,将程勇打入了地狱,又拉上了天堂。
弹幕的评论也开始减少,大家都在专注着,期待着之后的发展。
廉价的仿制药再次大批量流入市场,随即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查不到货源,警方只能把买假药的病人全都装抓了起来。
网友们有点愤怒。
“得病都够可怜了。怎么买便宜药还得被抓。”
“就不能放过这些可怜人吗?”
被抓起来的病人被们关在了小黑屋里。
大伙深知程勇根本没赚什么钱。
仿制药能让他们活下去。
正版药他们买不起。
但是大家都不开口,打算耗着。
可不能害了救了他们的程勇!
言多必失。
曹斌有些无奈,得想个招让他们开口。
软硬兼施,似乎对他们都没什么用处。
老太太这时颤颤悠悠地站起身来。
其他的病友都看了过来。
这是要招了?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有些病人向老太太使眼色,似乎威胁着老太太不能招供,否则就是叛徒。
你不能忘恩负义!
程勇那是冒着坐牢的风险卖我们药的!
贴钱都在卖!不敢给我们停药。
看着主动站起身来的老太太,曹斌很是喜悦。
曹斌连忙上前:“是谁卖你们药的?你说了我就放你出去。”
老太太看了看曹斌。
屏幕前的全网也都紧张了起来。
“不是吧,程勇要被捅出来了吗?”
“所以说不要做好人,好人难当!”
“老太太,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老太太开口:“之前家里人为了供我4万块一瓶的正版药,入不敷出。我老伴为了多赚点钱,搬东西砸伤了右腿。儿子儿媳没日没夜一个月都在加班。小孙子因此辍学打工了。但是这样都不够我一周一瓶的药。家也被我吃垮了。”
“别找货源了!求求你了!你找到后不就相当于断了我们的药源了吗?你想逼死我们吗?”
看到这,屏幕前的网友深感无奈。
华都。
人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顶楼的会议厅里。
陈恺歌率领着最新的拍摄团队也在一同观看着《我不是药神》。
和张一谋在国内的娱乐圈里,为了最佳导演斗了这么些年。
张一谋每次导演的作品,陈恺歌都要和团队一起细细观看。
加上最近陈恺歌导演、监制微电影《人民》。
题材也是反映底层人民的无奈。
打算参考《我不是药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下一部的作品超越张一谋。
何况这一次张一谋还弄了个免费放映,这可真是出其不意。
毕竟是张导的作品,全体人员并没有小瞧轻视,而是严阵以待。
仔细揣摩每一个镜头。
煎熬的疾病,昂贵药价的无可奈何,全是真实的写照!
一个又一个的剧情反转也被他们记录了下来。
看到影片中老太太的渴求。
陈恺歌的心中像堵着一块石头。
不过是一群拼命想要活下去的普通人。断了平价药,又该何去何从?
这时,陈恺歌听见身边有人吸鼻子的声音。
转头一看,助理眼睛都是肿的。
注意到陈恺歌的注视,助理不断深呼吸,调整着情绪。
放眼看去,整个会议厅里没有人不红着双眼。
这部影片播到这里,已经有太多太多的泪点了。
影片到了最后一个场景。
前来送行的两侧所有白血病人纷纷摘下口罩。
众所周知,白血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非常差。
如果摘下口罩,就意味着将跟有菌环境接触。
如果真菌感染,会非常难以控制。
有些人白血病人甚至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
所以一般白血病人都戴着口罩。
但是此时所有的病人都摘下口罩。
这都是对程勇的敬意,也是一种感激。
尤其最后从镜头中程勇看到吕受益和黄毛出现时。
屏幕前所有人的眼泪,再也绷不住了。
影片结束之后,大家还沉浸其中。
整个会议室都沉寂了,每个人的心里都很难受。
突然,屏幕上开始有人发弹幕。
“致敬!”
“敬礼!”
“salute!”
“程勇yyds!”
“我不是药神,我做过菩萨,我想过做神,但我终究是一个普通人。”
整部影片中。
普通人程勇的内心在不断地蜕变。
人性的善恶在不断地放大。
一切的一切都被诠释得淋漓精致。
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普通的无名之辈,但是都怀有一份赤诚。
想要活下去的决心,还有想要救人的那份感动!
“这部电影太值得一看了!”
“这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讽刺意义很强。”
“这真的是部不可多得的好片!”
此时,人生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顶楼的会议厅里也热闹了起来。
“这部片实在太深刻了!”陈恺歌的助理忍不住发话。
“程勇的情感刻画得太细腻了!”会议室里大家开始讨论了起来。
“脉络分明,层次感强!”
“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
夸赞的话一句接一句,根本停不下来。
《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之所以吸引人,除了故事的情节之外。
就是完全符合平凡人心中的英雄梦:巧遇机遇改变现状,发达之后帮助亲朋好友。
生性善良的人是多么别具一格,充满魅力。
随后,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了下来。
这还是整个团队头一次处处肯定张一谋,竟然忘了最大的boss陈恺歌就坐在身旁。
不过这一次,陈恺歌却没有任何的不悦或者反对他们的夸奖。
陈恺歌释怀了,斗来斗去有用吗?
这部片真的拍得很不错,张一谋永远是我该学习的榜样,连我都深受感动。
有机会就要找他一起合作,多取经。
才能让华国的影视蒸蒸日上!
散会之后。
陈恺歌拨通了张一谋的电话:“恭喜啊老张,晚上我看了这部片,你的导演技术突飞猛进,选的几位演员刻画的人物都很逼真!画面、镜头、配乐都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以前还想跟你一较高低,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输了,还得向你学习很多。”
张一谋一愣,和自己争斗最佳导演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看陈恺歌如此心服口服。
虽然这是自己幻想了很久的画面,但是张一谋笑了笑。
“不瞒你说,这部片跟我没什么多大的关系。”
“我看上面的导演不是你吗?”
“那是陈齐尊重我,给我放在前面。你没看到还有另一个名字陈齐吗?”
“就是那个歌星,陈齐?”
“是。其实这部剧的剧本也是陈齐自己写的。一开始我看到剧本我就想拍!各个方面的铺垫都像是经验丰富的编剧。没有什么需要大修改的地方。”
“剧本还是陈齐自己一个人写的?”陈恺歌惊讶得差点破音。
“何止剧本,包括导演、片场的指导,几乎全是他一人负责,我在旁边还跟着学会了很多。”张一谋也不瞒着。
虽然张一谋也想让陈恺歌对自己心服口服,但是他也不想和一个小孩抢功劳。
如果是凭借自己的作品让陈恺歌有这样的态度,张一谋早就摆出了架子。
“那这免费放映又是怎么回事?这么好的电影,可惜了票房。”陈恺歌表现得比张一谋还心疼。
看今晚的点击量和在线观看人数,还有自己的团队看后的表现,陈恺歌坚信这部电影上了影院绝对有前几的票房。
“这就说来话长了。不过,陈齐独自出资,付了所有人的片酬和工资,我也不能多说什么。”
“自己出资拍?那他图什么呀?”陈恺歌这下摸不着头脑了!
听到陈恺歌的反应,张一谋早就预料到了。
就跟自己一开始听到陈齐的决定时一样感到荒谬。
张艺谋骄傲地解释道:“陈齐的用意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影片。有更好地警醒作用。”
骄傲的语气仿佛在和别人夸奖着自己的儿子。
“那这陈齐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呢!”陈恺歌心想哪天一定要去会会这个影视天才!
《我不是药神》首播后,这部反映社会问题和底层人民生存的电影,网络一致好评,风靡全网。
比起《我不是药神》,最近影院上映的几部电影,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社会问题上,都不如前者有深度。
与此同时,大量的粉丝涌入陈齐的围脖下面@陈齐。
“这部影片是少有的,能让我思考这么多的作品。”
“年度最佳!”
“以前总羡慕棒子国能拍摄具有现实意义的影片,现在我华国也有了!”
“《我不是药神》是当下华国电影史上稀缺的、极具现实意义的电影,希望这部电影的诞生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部电影可把我给哭惨了!”
“是的!这部电影承包了我今年所有的泪点。”
“为什么你能拍出这么优秀的一部作品?”
之前的网络的黑粉,也纷纷黑粉转忠粉。
确实没有哪里可以挑剔的。
鸡蛋里挑骨头实在太难了。
“陈齐,我错了。之前真是跟风乱喷,你大人不记小人过,以后还要多拍好片啊!”
“原本我以为你只会唱歌和演戏,没想到竟然还有导演的能力!我也要做陈齐的死忠粉!”
“楼上这位,咱陈齐还有优秀的编剧的能力,懂?”
“对对对!我也加入陈齐.粉丝大军了!”
除了陈齐围脖下面的评论热闹。
甚至连续两周各大官媒、各大影视公粽号的头条文章全部围绕着《我不是药神》。
影评中多数强调的都是《我不是药神》给观众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触动。
现实主义的题材,全员在线的演技!
荧幕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观众带来泪水的同时,也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影片除了出色的题材和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之外,影片中的一个个小细节都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华国的电影学院更是决定将这部影片纳入教材。
让以后的演员学子们,以及未来的导演们为之当做模板。
最终。
《我不是药神》,短短两周内,斩获30亿观看量,逗瓣188万人,打出9.9分的高分。
成为近十年来华国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
起初,一些网民不太相信影片中格列宁正版药4万块的定价。
有网友百渡了一番,颇为震惊。
果真4万块一瓶!
天价药了!
“这药凭什么这么贵?”
“真的像药贩子说的那样吗?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服了,突然觉得自己挣的这些钱都保障不了自己之后的健康。更别提家人的了。”
“我们辛苦打工仅仅就是为了让药企赚得盆满钵满吗?”
这时,一些医学生出来解释。
每开发一种新的药物,成本都十分昂贵。
不仅里面涉及到几十亿的融资,更多的是时间成本。
研发、验证、成功,仅仅是第一步的完成。
接下来就是动辄几十年的临床研究,不断改进。
这段时间里,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前功尽弃。
哪怕临床研究结束,还需要对药物进行注册,注册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任何一款药品的真正上市,最少也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
更何况这是对抗最可怕的癌症的特效药。
“原来是这样,涨知识了!”
“可是这样的价格有谁能吃的起?”
“就算家里金山银山,也供不起一位一直需要吃这种特效药的病人吧。”
“如果可以,希望医保局将抗癌药纳入医保!在病魔的来袭下,不会再因买不起昂贵的药品,使得整个家庭暗淡无光!”
“支持!”
“多少人因为吃不起昂贵的药才成为程勇,如果没有医保改革,悲剧总会不断上演。”
“让大家有病都能够吃上药!”
“支持医保改革!”
粉丝集结在了医保局的官方围脖下面。
随着舆论愈演愈烈。
医保局的工作人员及时反应给上级。
民众的呼声开始往医保改革发展。
医保局一开始拍摄宣传片,原本没想这么多,只想增加投保率。
虽然这部影片的表达相对比较含蓄,没有过分地用剧情引起大众的愤怒。
每次在快要点燃观众的愤怒时,影片也是适时地戛然而止。
但还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患者面对白血病的昂贵药品的无奈。
群众也都疯狂地催医保局改革医保制度。
将特效药纳入医保!
各种口号在各大平台随处可见。
一部电影,居然推动改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