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06章 臣觉得陛下不如先行幸蜀[1/2页]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 战五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按照军制,边地的险要关隘每天在夜幕降临之时都要点燃示意平安无事的烽火。
      再通过每隔三十里的烽火台接力将这个消息传递下去,久而久之夜幕时的烽火就被称为了平安火。
      潼关现在对长安而言,堪称最为重要的边地关隘。
      此时已经过了点燃平安火将近两个时辰,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而潼关失守,关中将再难以抵挡叛军
      将奏疏放在案几之上,李隆基不由自主的起身望向殿外。
      想要与高力士说些什么,可嗓子却仿佛被一块石子哽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陛下,要不要将政事堂的宰相们叫过来商议一下此事。”
      看到李隆基的脸色苍白如纸,并且张着的嘴唇不停的颤抖,高力士先是既心疼又无奈的提醒了一句,随后将李隆基搀扶回了座椅之上,“哥舒翰不会在这方面出了遗漏,潼关恐怕已经出了事,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全都要仰仗陛下定夺,此时万万不要动怒。”
      李隆基坐下缓了一会,咬牙颤声道:“哥舒翰该死!既误朕,又误国!”
      闭上眼睛用力喘息了几下,李隆基对高力士道:“派人将政事堂的几个主事的叫来。”
      顿了顿,李隆基睁开眼睛,又叮嘱道:“把李泌也叫来。”
      说完,李隆基又立刻摇摇头,“算了,不用叫李泌过来了。”
      高力士明白李隆基为什么又不叫李泌过来。
      安排下边的内侍去叫人后,高力士心中犹豫了一阵,心中对李隆基大为失望之下,最终还是打消了劝说的念头。
      “这个消息你觉得给要不要辽东那边知会一声,那狗东西能琢磨…”
      李隆基之所以改了主意不去叫李泌,是因为叫了李泌过来,意味着又要对罗一低头。
      但是通过与河北叛军对阵的这半年,李隆基发现对大唐威胁最大的其实不是安禄山,而是罗一。
      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让辽东军下来,或许形势会变得比此刻还要糟。
      辽东军一旦平叛后不回去,这天下姓李还是姓罗就说不准了。
      可自打罗一离开长安,尤其是在面对叛军时,指望谁谁败,倚重谁谁倒。
      没一个比罗一用起来顺手又省心。
      不免又让李隆基忍不住的想问问罗一有没有什么再给辽东传信,让其不要再继续与北地胡蕃周旋。
      迅速出兵范阳,并一路南下而克失地,以答围魏救赵之策。
   &nbs

第706章 臣觉得陛下不如先行幸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