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9章 李隆基的排兵布阵[1/2页]

穿越大唐:这个安史不太乱 战五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涉及到帝位稳不稳,李隆基难得恢复到了二十年前的睿智。
      高力士的这个对策与他不谋而合,并且他想的更深更远。
      “此时非寻常之际,募兵所耗全由内库来出。
      但必须要快,洛阳与河南一旦无法把控,关中势必要陷入苦战。”
      低垂下眼眸,李隆基轻轻敲了几下龙椅,对高力士摇摇头道:“也要做好河南拖不住叛军的准备。
      陷入苦战后,不能任由叛军来攻,一定要做出反击。
      一来用以牵制贼军,二来也要安一安天下人的心。
      朔方那边,朕不打算抽调兵力回来。
      命其与河东军出敌后侧,来对叛军进行反击。
      前守后击之下,尽快将叛军的势头打压下去。
      从而光复陷落的河南之地,保证江淮的米粮财帛可以运往关中。”
      起身再次来回踱了几步,李隆基率先往殿外走去,“朕可不是椅上天子。
      既然安贼敢叛,那就让他知晓知晓朕的马上功夫。
      与朕回皇宫,路上边走边商议。”
      高力士虽然对局势不那么乐观,但李隆基这番话却让他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英明睿智的李隆基。
      快步跟上去后,高力士声音隐隐透着激动道:“老臣还武得动长槊,愿为陛下先锋。”
      李隆基摆摆手,出了殿门让内侍牵马过来,翻身上马后,沉声道:“先不说这些后话。
      既然要朔方军出动,安思顺就要回京。
      户部尚书不是空了出来,朕打算把这个位置给他。
      空出来的朔方节度使,你觉得由谁接手为好。
      朕眼下能想到的,只有高仙芝与哥舒翰。
      不过有更重要的地方需要他们,并不想让他们去朔方。”
      高力士明白李隆基是打算让这两人去河南,翻身上马磕了磕马腹,边走边沉吟道:“范阳兵同样精悍。
      统领朔方军的将领最好是熟悉朔方军之人。
      老臣觉得朔方右厢马兵使,九原太守郭子仪既对朔方军所熟知,在军中的威望也比较高。
      由他来接任朔方节度使比较合适。”
      李隆基微微颔首,琢磨了一下道:“他确实比较合适。
      到皇宫后,就下一道夺情的旨意,让他尽快回到朔方。
      带兵走北侧以最近之路直取云中,先行打掉叛军西伸之手。”
      目光望了望北侧黑漆漆的夜空,李隆基继续道:“太原尹现在也空着。
      让王承业过去任太原尹,程千里过去为副且为潞州太守
      王承业率领河东军直扑恒州,将叛军一分为二。
      程千里就地募兵固守潞州,以防叛军西进。”
      对西线做出反击进行安排后,李隆基将目光挪到皇宫的方向,重重的叹息一声。
      之前只顾下边相互钳制,除了韦见素还有些真才华,政事堂被杨国忠安排了一堆的废物。
      根本无法指望着这些酒囊饭袋能谋划出什么良策。
      彻底放弃对政事堂的幻想,李隆基在脑海里将可能能用的名单过了一遍后,沉声继续道:“明日一早就在各坊张贴募兵布告。
      但凡应募者,全都记入名册。
      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招募不低十万之数的大军。
      以荣王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
      兵满后迅速东进,一部驻守险要关隘,一部阻滞叛军。”
      待高力士点头示意已经全都记下,李隆基沉默了一阵,道:“增设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前去镇守陈留,务必阻将叛军阻挡在河南。
      河西和陇右各地军镇,除军城守捉必守之军。
      其余军卒在接到旨意起,二十日内必须赶到长安。”
      说到这,李隆基眉头皱了皱,对高力士询问道:“朕御驾亲征,亲守洛阳你觉得可否。
      朔方与河东双箭齐发,再由朕坐镇洛阳,拖上叛军三两月该不是难事吧。”
      高力士点点头,“陛下若是亲征,各军士气必然发增,于阻碍叛军大为有利。
      就算事不可为,也

第619章 李隆基的排兵布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