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陛下身边的太监总管在得了陛下的允准之后,忙挪着小碎步下了台阶,刚走到老将军身边,又闻听老将军从容不迫的继续讲道。
      “另外,臣亦有折子上奏陛下。”
      太监总管顿住脚步,收回了伸出去拿奏折的手,立于一旁,垂手等待。
      “臣愿为沈恒安做保,请陛下将西境兵权通归沈恒安指挥,另请陛下加恩,封沈恒安,定远将军。”
      这话可比方才晟王所言更加惊世骇俗,但整个朝堂安静的像是一个人也没有,半句质疑之言都未曾响起。
      李端站在一旁,一张脸红了又白,咬牙切齿的压着心里的怒火与不甘。
      但就算他有再多的不服气,也只能硬往肚子里咽,眼前这人是谁。
      樊无机,大沅朝战神,三十年镇守边关,西凉铁蹄半步未曾踏进大沅领土。
      “臣,附议。”
      终于,大殿之上响起一个声音,众臣皆是一个激灵,抬眼看去,紫袍金带的大相公顾均庭已出了列,手持白玉笏板,拱手上奏。
      “儿臣也附议!”
      李钰的声音,兴奋的就差在大殿上跳段舞了。
      此时,李钰麾下众臣也反应过来,纷纷附议。
      老将军缓缓起身,略低着腰,将手里的奏折交与太监总管,对着上位拱了拱手,道了一声:“老臣,告退。”
      旋即垂首后退几步,脚步稳健的离开了朝堂。
      放眼天下,能有几人如这位老将军一般,出入朝堂只需打一声招呼,递了折子,奏完事,连等着陛下决断的时间都不给,想走便走。
      即便是平日里最爱挑刺,逮谁弹劾谁的御史台,都不发一言。
      只因他是樊无机,为国征战大半生,只有两子,却皆死在西境战场,只余下一个年少的孙女。
      他值得最为上等的荣耀,亦不受丝毫的猜忌。
      老将军一生刚正不阿,能得他做担保,亲自以致仕隐退之身重回朝堂,亲自向陛下请封,天下再无第二人。
      一切皆源于,三年之前,老将军归退前夕,沈恒安得了个临时的差事,奉命为宣威军押送粮饷。
      那时,沈恒安已知不久之后将要归乡任职,调任下来之前,他无事可做,赋闲之余,被李钰骗着当了一回押运官走了一趟西境。
      正是这一趟,他得以结识了名扬天下的老将军,并在西境盘旋了两个多月,其间,老将军带他巡视各营,细述西境边防,不吝授教,俨然将沈恒安视作亲传弟子。
      实则,二人交心畅谈,痛快酣畅,一场忘年交,互视知己。
      只这一桩事,半个字也没传出西境。
      有了老将军做保,一切顺理成章,再无半分阻碍。
      温小宛抵达京都码头之时,恰巧遇上榕城大捷的军报抵达京都。
      瘦小的脊背颤了颤,她站在京都码头回望,一艘艘货船井然有序的停靠在码头上,鳞次栉比的船帆随着河水摇晃。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铅华尽洗,过往皆为云烟,前路无人知。
      短

第118章 定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