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整个陵园分为两部分,前面是茂密的松柏林,正对大门是一条笔直的甬道,一直伸向前方的碑亭。三个人在碑亭前方驻足静立,敬献了祭品和鲜花,并庄严地三鞠躬。
转身离去的时候,白天雷问了一句,“这里有我们冶州市正安县的一位叫窦御琪的大将军,应该埋在了这里,你们可曾知道他在何处?”
“窦御琪?听说过。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领导干部,只可惜,牺牲的太早了!”甘支书说,“不过,我也不清楚他身在何处!我觉得,凭借他在军中的级别和地位,他一定会埋葬在非常显眼的位置。”
“白支书,你稍等,我去问问陵园管理处的人!”华卫峰撒腿一路小跑去了门口。不久,他就回来了,身后竟然还跟着一位管理处的同志。那位同志来到白天雷的跟前,很亲切地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白支书,你可是闻名全国的大人物呀!我早就在报纸上电视上看到了介绍你的文字,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我真是太激动了!”
“哪里,你过讲了!我跟你一样,不就是平头老百姓一枚!哪里有那么多的知名度!”白天雷谦谦地说道。
“九十年代,你带领着河庄村走向了富裕,成为名震中原的亿元村。现在,你帮助我们兰壑镇的百姓提供了成百上千人的工作岗位,让不少人都跟着河庄村过上了好日子。至少你在我们准山县兰壑镇是个不折不扣的名人!”陵园管理工激动地说道。
“这都是你们兰壑镇的人,踏实能干,深得河庄人的喜爱。我们是合作共赢,我们给大家提供了工作岗位,但是,你们也给河庄人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我们也是要感谢你们的!”白天雷微笑着说。
“这么说,我们兰壑镇的人还很受欢迎哩?既然这样,那你们就多招一批人过来呗!我们兰壑镇多的是人,都等着脱贫致富哩!”陵园管理工也笑了,毫不客气地说道。
“你不知道,白支书这次来兰壑镇,一是为了重走父亲当年走过的路,缅怀革命先烈。二是要继续扩大招工规模,帮助我们兰壑镇更多的人脱贫致富哩!”甘支书说。
“真的?那太好了!我家孙子已经毕业,正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让他也跟着华总去河庄发展!”陵园管理工忙推荐了自己的儿子。
“好好好!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像卫峰一样做出成就的!河庄人热情好客,公正无私,任人唯贤,他去算是去对地方了!”甘支书附和道。
“好好!我今天算是找对人了!也算是当着河庄的带路人给自己的孙子开了后门!”陵园管理工自我解嘲道。
“不能那样说,河庄海纳百川,不拘一格,不要说你孙子大学毕业了,就是他初中毕业,没有一技之长,河庄人照样要!河庄有十几家大型公司,还有数十家子公司,工作机会很多,岗位差异也很大,适合几乎所有的兰壑镇人去工作!更何况,有白支书这么一位仁慈的老干部,这真的是我们兰壑镇的福音呀!不瞒你说,我就是当年有幸遇到了白支书这样的好人,得到了他的不断栽培和提携,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我特别感谢白支书!可以说,没有白支书,就没有我华卫峰的今天!”华卫峰动情地说道。
“说偏了!卫峰,我让你过去干啥了?”白天雷提醒道。
“啊!就是,差点儿忘记了正事儿!”陵园管理工一脸地讪笑,岔岔地说道,“华总说,你要找以为冶州市正安县的革命烈士。你们算是找对人了!我可以毫不惭愧地对你们说,这个远离家乡的革命烈士,在兰壑镇的土地上,一直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不信,你们看,这里就是他的长眠之地!”
陵园管理工指着前方一片茂密的松柏林对大家说,一边说,一边带领大家来到了窦御琪的陵墓前。这是一座单独列出来的陵墓,墓体呈圆形,下方用青砖堆起了一米左右的跺墙,上面是一个高大的封土堆!四周密植了松柏,前方是一座高大的黑色石碑,上面镌刻着“窦御琪烈士之墓”碑前的享台上一尘不染,还堆放着鲜花。
第649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