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4章 :再闻冶州大调曲(三更)[2/2页]

河庄守望 笑波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题外话,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有了华钟鼎的拒食野味,其他人也对干煸红龙这道菜充满了恐惧,所以,快活林酒楼这四道招牌菜中,就数干煸红龙最为坚挺,一直坚持到酒宴的结束才基本上被清空。而且基本上都是张笑天一个人在吃,其他人很少问津。
      “快活林酒楼,除了这四道招牌菜,其他菜品跟冶州城的那个凌风阁酒楼风格口味差不多。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小镇上能够有这样的功底,的确难能可贵的!”吃把饭菜,华钟鼎把碗筷一放,立刻下了定语。
      “听我爷爷说,这个快活林酒楼原本也是在冶州城南,跟凌风阁酒楼齐驱并驾的一座大酒楼,后来经过了清末民初的一系列战乱后,就躲进了北山地区的桃源镇,安营扎寨,一躲就是百十年!”张笑天凭着自己对快活林历史典故的熟悉程度,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述说。
      “怪不得这家老店,具有跟冶州城一样的宏伟造型和独特风味。原来是出身名贵不同凡响!”华钟鼎赞不绝口,“笑天,这两天,就安排在这里吃午餐吧!”
      “行!没问题,只要华总喜欢,就好!早餐和晚餐我再给你们挑选如意的地儿,保你们乐在其间不思蜀!”张笑天夸下海口。
      张笑天之所以敢如此说,就是他早已经安排好了一行人的日程。今天下午,当然是古镇风情游,在镇子上随便转转,看看店铺,养精蓄锐为明天的登山运动做准备!
      晚饭是在小镇西侧的一家叫做川蜀人家的饭店吃的火锅,吃完后,已经是夜深人静了,一行人行走在华河溪流岸边,突然听到了前方传来了丝竹之声。华钟鼎很熟悉,这是冶州著名的大调曲。弹奏的乐曲,他也很熟悉,就是《西厢》中的《红娘传书》片段。
      华钟鼎不由地驻足停留了片刻,侧耳聆听这熟悉的乐曲!
      “怎么?华总对大调曲感兴趣?要不,进去听听曲儿!这个曲楼,可是很有名头的,它叫逍遥谷,是民国时期冶州花柳巷中万香城中名噪一时的大调曲儿名角香莲,开办的。在桃源镇可出名了!当年响爷也是特别爱听,而且他来了必听《黛玉葬花》和《红娘传书》这支曲子!”张笑天饶有兴趣的介绍道。
      “香莲?香莲是谁?”华钟鼎对香莲不太熟悉,遂问道。
      张笑天兴致勃勃地说道,“她是冶州大调曲曲剧团团长万媚儿的师傅!据说,香莲也是万团长的养母!她从小就是香莲把她抚养长大的!万团长的母亲黄媚儿,是万香城的花魁,才貌双绝,原本可以在万香城作为台柱子,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终老天年,可是,她偏偏爱上了一个万长兴的公子哥。两人缠绵悱恻了一段时间后,说好了要娶她为妻的万长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从此以后便杳无音讯。
      “有了身孕后的黄媚儿,也被万香城痛打了一顿,昏死过去,扔到了城西的乱葬岗中,谁知道,她福大命大,在那里遇到了进城卖药的一个老药农。药农救了她,并收留她在人家家里生下了女儿万媚儿。黄媚儿伤好后,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在花柳巷等来自己的情郎万长兴,再次回到了万香城。可是,这次她没有等来自己的情郎,却等来了冶州大财主郭津那个老贼。郭津强行玷污了她,黄媚儿为了自己的清白,当晚便悬梁自尽了。
      “黄媚儿在死之前,写下了血书,将女儿万媚儿和所有财产都留给了自己的好姐妹香莲。香莲看到遗书后,万念俱灰,用自己的钱财赎了身,带着小媚儿躲进了北山的桃源镇,就在这里开办了这家逍遥谷的曲儿楼。这家曲楼在小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过,过去都是达官贵人和山贼的大小首领前来听曲儿,解放后,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可以走进曲楼了!我小的时候,跟着我爷爷和父亲就来听过曲。可是,进入八九十年代后,曲楼的生意不是太好,可能是电视、电影、歌舞厅和录像厅这些新的娱乐方式影响的吧,反正,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直到,走入新世纪后,桃源镇发展了旅游业,才有了转机。”

第474章 :再闻冶州大调曲(三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