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们河庄的销售额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利润确实越来越薄,不得不依靠企业的规模扩大来维持足够的利润吗?关于这一点,领导的很清楚!
“那就是我们的产业基本上是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技术含量不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们先知先觉走上了以工代农的产业升级道路,这才让我们河庄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改革的深入,那些周围的乡镇也会学习我们的方式,跟着走农产品加工的道路,我们将逐步面临着后有追兵前有困境的尴尬局面。真是到了那时候再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再来进行企业改制,就彻底晚了。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关门倒闭!就像冶州城里的某些小工厂差不多!”白相生危言耸听地说道。
他这些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最后的一句话,深深地刺痛了白天雷的心!进入九十年代后,冶州城几乎年年传出来工厂倒闭破产的消息,有些工厂还曾经是冶州城的明星企业,有着将近几十年的荣光!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是大家争相进入的企业工厂,尤其是知青返城的时候!
可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们的经营就开始出现困难,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不断地传出工厂倒闭破产,工人下岗失业的情况。这让很多工厂企业都是心惊肉跳,危如累卵,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步人后尘!
儿子白相生就是在冶州城上的高中,他亲眼目睹了那些危机,说出来的话也一定不是假的!这就不免让白天雷慢慢下定了决心。
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否则,河庄的这些工厂企业真的走上了这样的道路,自己辛辛苦苦谋划的河庄雄起之路,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便成了过眼烟云!这个情况,白天雷绝对不想看到,河庄人更不想看到,因为乡亲们的日子刚刚好过一点点,远远没有达到衣食无忧的程度!
老村里还有许多没有住上单元楼的社员,村后的单元楼住进去的人还有大量的房款尚未交付,村里的道路也是只修了主干道,就连从村中央小广场到村东头的干道也没有修,更别提其他的岔道和小路了!
除了这些住房和道路,还有上学、看病和养老等社会问题,一样也没有完全得到妥善的解决!我必须让河庄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然后逐一将村里的问题解决掉,让人民真正过上美满富足的小康生活。
对于这一点,白天雷踌躇满志,矢志不移。不仅仅是他要实现对河庄人民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让河庄人民过上衣食无忧的好生活,这才是他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担当和责任!
白天雷虽然对父亲的印象不深,毕竟他在自己只有两岁的时候都已经去世了。但是,通过爷爷和母亲的嘴,他知道了父亲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且还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家。他为了冶州城的安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而自己仅仅付出点血汗,能算得了什么!所以,父亲为了冶州城的解放而牺牲了生命,我白天雷一定要为了河庄的小康幸福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白天雷的真实想法!
第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三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