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请大家记住,不是唱歌唱得好的文职,而是实打实掌握高精尖军工技术的人才,他们不需要退役,而是到龄退休。
      副师长可以是大校,也可以是上校。
      上校是可以退役的。
      这一环解决了。
      第二个就是,要安排到边境部队去。
      边境部队,冰封雪盖,与世隔绝。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情况。
      而且那部队中,不能有福建藉的官兵。免得碰了头,不认识。
      最后,就是,曹云的年龄可以放大到三十六岁。
      大六岁,说长的嫩,还能说的过去。
      就是三十六岁,当团长,是有不少人的。
      当副师长,那得注明,在边境中立了功的。
      姓名呢,就用王云。
      母亲姓王,曹云暂时姓一下王,没有关系。
      三天后,曹云的档案做好了。
      熟记了档案上的简历,还有家属情况。
      无子无女,妻子是一个军队的医生。还在军队。
      等王云安顿好了后,妻子再退役回来。
      签字划押,那档案也进行了做旧。
      弄的像真的一样。
      不仅如此,在档案完成后的第三天,一架军用飞机将曹云送去了西藏边境。转直升机,坐汽车,再坐马车,最后走路。
      一路下来,曹云已经完全熟悉了这里的环境。
      只要人一问,他就能回答。
      在边境待了十天,曹云的皮肤老了不少。
      人也显得老了几岁。
      曹云穿的是一套上校的军服,战土们都记得,这是前沿的一个团长,立了功,提升到了副师长。
      有这一些就够了。
      十天待满,曹云就离开了,
      回到了京城,见到了三个人。
      这三个人,直接接受曹云的领导。
      除了常亮,其他的两个人,都不知道曹云的身份。
      他们相信,曹云就是那个边防团的团长。
      让一个团长去办案子?
      不知道领导们怎么想。
      但是,他们是下级,只能服从命令。
      三个人,常亮是国安的副厅长。
      常亮将带一支一百多人的国安队伍,分散在厦门市内。
      一个叫范坦的是即将上任的海警团的团长。他的部队,负责厦门码头的海上巡逻与安全。
      一个叫秦歌的,是即将上任的厦门步兵团的团长。他的部队,离厦门海关很近,才两里路,负责海关码头的保护。
      曹云与大家见过面后,大家便各自去厦门。
      曹云没有马上就去,他留在京城中。
      现在,外面的人都知道,曹云在安徽毫州任市委书记。
      毫州的人知道,他们的书记在上党校学习。
      而党校的人知道,曹云在一个月前就派去了甘肃那边。
      具体的任务,他们当然不知道。
      这样的话,厦门的人,根本就想不到曹云来了厦门。

第272章 改名换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