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草介绍说,这种个性影响了陶老先生的仕途生涯。在他的一生中,只在十三年当中断断续续地做了几年小官。
二十九岁那年,他谋到江西祭酒的职务,但是,因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不久,便辞官回家。
在家闲居几年后,三十五岁那年,他来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属下当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就因为母亲去世辞官归家。
一直到了公元405年,四十一岁那年,他又被推荐当了彭泽县令……
秦晓露笑着说:“该是那位督邮来了……”
牛缺草引导说,陶渊明不迎接督邮而辞官,是直接原因,是‘导火线;但是,根本原因嘛,就在秦晓露同学发现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中,我再引申一点儿。
在当县令期间,陶老先生得到一消息,东晋的权臣刘裕已经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陶老先生辞官和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入世出世思想肯定有关系。
孔子说过:‘邦无道,谷,耻也——意思是是说,国家政治不清明的时候,读书人如果依旧再为政府工作领取工资,这在孔子看来,就是件无耻的事情了。
孔子还说过:“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意思是是说,国家政治不清明的时候,就不仅是这些汲汲于功名富贵的读书人无耻了,那些从事普通的工商业者,如果又富又贵了,也是无耻的。
牛缺草强调说:“所以说,在那位督邮来之前,陶老先生已经辞官好几次了……”
大家惊讶,说:“是吗?”
牛缺草笑着说:“千真万确。所以,陶渊明听说野心家刘裕要夺取皇位时候,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老婆翟氏端上饭菜了,可他依旧坐在那里唉声叹气。
“忽然,陶渊明直截了当地说:‘我想辞职回家乡!老婆听了,就知道夫君又在官场上受人家气了,因为像这种说辞职回家的气话,他已经说过多少次了。
“在此之前,陶渊明说过辞职回家的话,老婆以‘官田里都种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辞职吧提醒了他,使得他总算听了翟氏的劝说,勉强答应下来的。
“这一次,老婆依旧以官田收稻之事来劝说他,陶渊明听了,叹气说:‘唉,没有办法啊,还是要做俸禄的奴隶!……”
秦晓露赞叹说:“讲得太精彩了,栩栩如生……”
牛缺草进一步强调说:“时局的外在因素,陶渊明的内在傲骨,使得他的他的辞官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他听说,几天后,郡里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工作。
“那个督邮,是一个阿谀逢迎、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陶渊明是了解的,想到自己将要迎候这种给自己提鞋当仆人都不要的小人,实在不能忍受了……
“他愤怒地说——‘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官俸,我去向这种卑鄙小人折腰呢?于是,陶渊明气呼呼地回到家,对老婆翟氏说——‘收拾行装,回乡!
“老婆提醒他,再有几天,稻子就可以收割了。陶渊明高声说——‘随它去吧!第二天,陶渊明便乘船离开了彭泽……
“从此以后,陶渊明回到家乡,过上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隐居生活。这归园田后的二十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下课铃响了,秦晓露遗憾地说:“唉,这下课铃响得可真不是时候啊……”
第489章 入世和出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