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孟珙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就不需要徒增伤亡了。
“鸣金收兵!”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金鸣,蚁附而前的禁军士卒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顶着压力前进了,这对于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个极好的消息。毕竟,只要可以活下来,就没有人会选那一条必死的道路。
两支禁军自两翼而出,守卫着前军缓缓撤退。一众的骑兵看着赵军收兵,只是浅浅的冲杀了一阵便是止住了步伐。他们不是傻子,大赵步卒天下闻名,若真是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区区两百重甲骑兵留下那是稳稳当当的事情。所以,他们只是冲了一阵便已经不在追。
要知道大赵只是在收兵,又不是在大溃,即便是想要痛打落水狗,也根本不是时候。所以,他们很畅快的停下了。在战场上死战不退是武勇,但是适可而止则是智慧!
……
看到重甲骑兵停下脚步,孟珙也是轻轻松了一口气。虽然说他不畏惧那些重甲骑兵,但是明知道那是一块石头还要往上撞,可就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了。而且,在大战之中,撤退永远都比进攻要困难的多。
当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齐聚淝水,号称投鞭断流,气势何其壮已!结果只是为了引诱晋军渡河,以求半渡而击。然后在有心者的推波助澜之下,形成了一场罕有的大溃。百万大军一夕而灭,空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句千古流传。
当然,如今赵军的情况跟当时的前秦根本不能比。无论是兵力还是危险度而言,都是如此。
……
大帐,
谭振见四下无人,遂向着孟珙轻声问道:“太尉,今日为何停止攻城呀!”确实,今天赵军的进攻确实有些虎头蛇尾,先是战鼓隆隆,而后又是投石机,棚车,云梯,仿佛是打算一战而克。可是到了最后,却是草草的退了回来。
见谭振开口相问,孟珙的脸上倒是挂起了一抹笑容。他对于眼前这个青年很是有好感,虽然是一个内侍中官,但是就其本身的才华却是相当不差的。尤其是军略上的天赋,说他是一个将才倒也是无妨。而且,内侍的官路比他们武将的仕途好走多了,这时候释放一下善意倒也无妨。
想了想,于是便轻轻答道:“目的已经达成,再待下去已经是无济于事,不趁早的退回,更待何时。”谭振眼神之中露出一抹迷茫,随即便有一缕灵光浮现,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孟珙今日此战,只是为了与城中的乱军交一个底。待到心中有数之后,自然便是目的达到。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了,那么退回就已经成了注定的事情,总不能目的达成之后还在那里傻愣愣的呆着,任人鱼肉吧!
这军中的宿将,领兵打仗果然不
第392章 097 战鼓催(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