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指导员将碗一推,说到:“还说开个洋荤,结果一点都吃不惯,我不吃了,给我来点油条豆浆吧,还是那东西可靠。”
大家都表示吃不惯,全换成油条豆浆好了。
经此小插曲,龙军感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点,有些东西再有名气,不一定适合你,还是西北的面食好啊。
吃过早饭,龙军和指导员到省军区报了到,开了一个会,然后就和大家一起坐车到了施州,在军分区又开了个会,拿到具体的招兵计划,龙军和指导员就兵分两路,他带一个排长去一个县,龙军带另一个排长则奔赴另一个县。
到武装部后,了解县里的计划,看到这两天没有什么事,龙军就和排长打了个招呼,回了趟老家。
从2001年回家结婚到现在,龙军将近四年没有回去了,家乡仍然是那个模样,对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这儿虽是根,却相当的陌生,儿时的记忆已经逐渐模糊,曾经的玩伴如今为了生计,在四处奔波,好在家人健康平安。
赵馨已经办完所有手续,两人在家呆了两天,陪了下双方父母,就登上去他乡的汽车。
回到接兵的县里,新兵体检正式开始。
接兵和送兵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说起来国防建设是大事,政府和武装部有责任和义务为部队输送合格兵员,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关系要照顾,毕竟大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体检就有很多猫腻,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有人打招呼,医生一般都会放行,所以体检场地他们特别不欢迎接兵干部进入,有的可能委婉一点,有的则很粗暴,直接赶人。
为了掌握一手资料,龙军和排长想尽一切办法,坚守在现场,发现点滴问题都用小本记了下来,定兵会上,那是要用证据说话的。
体检完就是走访,县武装部给了大家五天时间,但到了镇上的武装部,龙军又碰到了具体情况,镇上以正在召开党委会为由,称没有时间陪同走访。
镇武装部长没有时间陪同走访,这不是玩笑话么,他这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就是完成征兵任务,没有时间?那纯粹就是一种借口。
多次协调碰壁,龙军将情况反馈到县武装部,以无法走访政审为由,请求重新安排接兵的乡镇。
县武装部出面协调,最后要求压缩走访时间,将五天改为一天,直接将需要走访的对象通知到镇上,由龙军和排长逐一调查面试,尽管不满,龙军也没有办法,他们是孤军奋战,很多事不是能遂自己愿望的。
定兵会由武装部召开,公安、各镇武装部、各镇政府、医院等相关人员参加,有个兵,龙军和排长明明在体检现场记录了他有高血压,但武装部和医院的医生就是不承认,拍着胸脯打包票说绝对没问题,县武装部部长最后拍板,这个兵一定要接走,龙军看着他,淡定地说到:“你是上校,我是中尉,你下命令让我接走,我只有服从,不过我先说好了,部队复查没问题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如果有问题,需要退兵,就请你们亲自派人来接。”
话尽管如此说,这个兵最后还是接走了。
第112章 破例接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