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欲界天王”海在石边赶路边叹气,这本《六道天书》,只怕要与天道众无缘了。
葬于此处的护陵王,曾是巴蜀地带的风云人物。他在世的时候,上有执政皇族的人脉关系,下有拥兵一方的割据势力。手上,金钱财宝满箱;身边,美女佳人无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突然激流勇退,不再过问世事。世间只留下了,关于他为数不多又残缺不全的传说。
一说,他也是皇族,志不在夺嫡,于是早早离开朝野,在巴蜀当个自由自在的藩王。
又一说,他偶得前人宝藏,加以利用。他本就头脑灵光,惨淡经营之后,于是便有了他巴蜀地带的“王”的称号。
还有一说,与《六道天书·地狱道》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是最离奇的一个说法。
那时,他还不是护陵王,只是一个家道殷实的普通人。可在得到一本《六道天书》之后,行事风格大变,对钱财与军队格外上心,他时不时翻看这本书,却不允许别人阅读,死后,更是将这本书带到了坟墓里。
不消说,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那这本六道天书,无疑是“盗墓王”盗灵曾发现的《六道天书·地狱道篇》。
所谓的“护陵王”,也不是他真正的名号。他究竟是不是藩王,时过经年,已经无人知道了。唤他为王,是因为他有王一般的势力。而“护陵”这二字,是因其陵墓密不透风,牢不可破,致使无数觊觎此地的盗墓贼,空手而归或命丧此处,如有神明保护其陵墓一般。这便是“护陵王”这一别号之由来。
不得不说,综合这些亦真亦假的传说,要进入巴蜀护陵王古墓,是极度危险的。
唐天朔却不怎么害怕,他掏出一张图纸,上面竟是巴蜀护陵王古墓的内部结构,哪里有陪葬物品,哪里有暗道机关,标记得清清楚楚。
“清风”惊奇地问:“少爷,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
唐天朔笑道:“据说,护陵王建造陵墓时,因其内部设计图精妙非常,完成之后不忍销毁,便被什么人带了出来。后来便流传到盗墓贼‘盗灵的手上。盗灵与其同伙正是凭借此图,深入陵墓,险些得手。护陵王古墓中存有《六道天书》的消息,正是来自盗灵。而这张设计图,如今便传到了盗灵后人的手上。”
如此说来,这个盗墓贼“盗灵”,还真是个关键人物啊。
“清风”故作“无意”地问道:“少爷,为了拿到这张设计图,你费了不少心力吧?”
唐天朔又道:“听闻疏桐姑娘也要来,我为了保证其安全,当然是踏破铁鞋,到处寻觅;又重金以购,换来图纸。中途,我本以为找到图纸的希望渺茫,但是,也许是我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终于……”
唐天朔一番长篇大论,明着说,自己为了拿到图纸,何等辛苦;暗着讲,自己对琉莺,是何等上心。
琉莺看着唐天朔声情并茂、口若悬河地讲了半天,又不好意思打断他,只得无奈地等他讲完。
“唐公子,你说了这么多无关紧要的话,我们也该进去了吧。”天工青龙一名男弟子提醒道。
唐天朔瞥眼望去,只见这名青龙弟子还蒙着面,看不到样貌,只露出的一双眼睛,双目如夜明珠一般闪着亮光。
琉莺急忙附和道:“唐公子,他说得对,我们进去吧。”
唐天朔只得点头,笑眯眯地带领琉莺等人步入古墓入口。心里却气到不行,他的讲演还未发表完,后面还有一段赞美疏桐姑娘是何等人美心善,自己对疏桐姑娘又是何等深情笃志,他都还没说呢。
蒙面弟子跟随琉莺一同进入,不知为何,唐天朔对他有种似是而非的熟悉感觉。
唐天朔忍不住问道:“疏桐姑娘,你的这位师兄弟,为何还蒙着面呢?”
琉莺回答:“他脸上有疾,生了面疮,不宜见风,故蒙面出行。”
唐天朔心中还恼他打断自己说话,又道:“身体有疾,还何必来巴蜀古墓,当心拖了我们的后腿。”他故意嚷得很大声,生怕那名蒙面的青龙弟子听不见。
琉莺说道:“都是师父安排的,我也干涉不了。况且他轻功灵巧,武艺高强,不会拖我们后腿的。”
那名蒙面的青龙弟子则说:“唐公子,你久居唐门,养尊处优。这种历险之地,实不是你该所来,当心一会儿,是你拖了后腿啊。”
“小小一名青龙弟子,竟敢对我指手画脚!”唐天朔怒不可遏,“你是想试试唐门的‘奇思百计吗?”
“不必,我以前试过。”蒙面青龙弟子眼睛弯成月牙,似是在笑。
第86章 巴蜀古墓护陵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