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八岐大蛇身体里,藏有一把东瀛神器——“天丛云剑”,想不到,林东沁真的从八岐大蛇的尸身里找到了。
“卓将军,江将军,不知你们对这把大蛇腹遗之剑的归属问题,有何看法?”林东沁手握天丛云剑,拿之在手中来回端详,兵刃反光,在纯阳至炎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似是在诉说着它是何等威武雄壮。
卓天青率先发言:“武林门派为诛杀八岐大蛇,尽心尽力。前有华山派郝掌门(指被大蛇穿了胸的郝大有)那般地付出牺牲,后有凌剑山庄林庄主这样地居功甚伟。我想这把大蛇腹遗之剑,应该赠予像林庄主这样的杀蛇英雄才是。”
江慕白觉得卓天青说得对,先是附和,又转折说道:“我完全同意天青的说法。不过,还请大家将这把大蛇腹遗之剑暂时交与龙武军保管,等我们将情况汇报给圣上以后,便将这把剑送到该去之处。龙武军必当信守承诺,绝不贪夺。”
在场的中原各派也表示同意,他们信得过朝廷里威信最高的龙武军。
至于这次为龙武军辅助的神策军,可谓是损失惨重,上次受大蛇毒液之害,已有近一整队的将士因中毒太深,壮烈牺牲;这次,神策军自作主张,贪功冒进,再次致使大批人殒命,甚至连神策军的将领,也在**中因踩踏而死。
对抗魔中凶兽,有所牺牲在所难免。但是神策军这一次,作出的不过是无谓的牺牲。捷报传回京城,皇宫之内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太监宫女,皆是欢欣鼓舞。圣上唐玄宗对龙武军大力嘉奖,真金白银与荣耀名誉并赏,使得龙武军之奉献,物有所值。
同时,神策军也受到严厉批评。
大殿之上的杨国忠,眉头紧皱,不赞一词,他的直系部队遭到圣上的训斥,他心里肯定是不好受。可是,唐玄宗正在气头上,自己如果再多话,怕是只会徒增圣上的怒气。
不过,圣上也未对神策军施加什么惩罚,骂过之后,也就算了。
杨国忠心中长舒一口气,圣上对神策军怒声呵斥,却不加严惩,这般雷声大雨点小,其实有他的深意。这说明自己在唐玄宗心中,还是有位置的,故而给他杨国忠留了面子。
八岐大蛇风波已过,也该过几天风平浪静的日子了。听说最近,有一名日本遣唐使远渡重洋,前来大唐朝拜。东瀛的人,颇喜欢学习大唐的文化,唐玄宗对此也很是自豪,所以向来也表示热烈的欢迎。
七日之后,入夜之时。
明月别枝,清风半夜,此时万籁俱寂,唯有蛙声一片。本该是人人歇息,将一天的疲乏带到睡梦中的时候。
自日本远道而来的遣唐使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吹灭蜡烛,安然入睡。哪知道,就这么一睡,便再也没有起来。
天亮时分,遣唐使的属下和大唐使者来敲遣唐使的房门。
敲了许久,屋内毫无动静,自然,一直是没有人来开门的。
“遣唐使出去了吗?”大唐使者问道。
“不应该呀,遣唐使大人特地吩咐过的,要在这个时间与使者大人您见面的。”来自日本的遣唐使属下汉语说得字正腔圆,格外标准,若不是梳着日式的发髻,穿着东瀛的衣饰,只怕还会被以为是个唐朝人。
干等不是办法,众人商议过后,决定推门而入。
“吱呀”一声,门被打开,屋内却静得出奇,似乎连他们的呼吸都听得到。
遣唐使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待众人上前,看清状况,顿时大惊失色。
此时遣唐使横死在床上,已经没有了呼吸,凶器应该是还在喉咙上插着的那支怪异飞镖。
看来,就在昨晚,国都长安城的这家驿站馆,遭人潜入,杀死了刚来不久,还没来得及觐见皇上的遣唐使。
大唐使者走近,仔细观察了杀人用的飞镖,不得不说,它的形状就像——
“蝙蝠?”
遣唐使属下拦住欲上前的众人:“保护现场要紧,我们快去报案吧。”
随遣唐使一起来大唐的,还有一众忍者,忍号“天蝠”,受其雇佣,保护遣唐使的安全。
当晚,遣唐使想一个人独处一下,便支走了保护他的天蝠忍者,天蝠忍者也以为,盛世大唐,治安必定很好,遣唐使所居住的驿馆又有重兵把守,无需担心,便退下歇息去了。
谁能预知到,就是这一晚的疏忽,造成了遣唐使的不幸。
龙武军刚刚消灭八岐大蛇,清闲日子没过几天,便又要调查遣唐使身死一案。
苍龙玄武殿内,牧天
第76章 遣唐使者自东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