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嘴里默读里面的内容。
而顾二娃已经带着顾贺跑到外面去掏鸟窝了。
顾三娃拿着邱秀红给的糖糕,正大口大口的吃着。
看到顾大娃拿着书,读的很入迷,便小声问道:“大哥,这书有这么好看吗?我都看不懂!”
顾大娃无奈的笑了笑,“那是你没有静下心来参透里面的字句,如果沉下心来读,你会发现里面很多道理都是真知灼见。”
顾三娃喝了口夏微微做的奶茶,皱了皱小鼻子,随意的问道:“那哥哥又是怎么知道书里面的道理都是对的呢?”
听到弟弟的问题,顾大娃低头思索着。
是啊!没人说过书里的道理都是正确无疑的。
这时,一道少年音冷然响起。
“自古以来,无论是朝廷亦或是普通布衣百姓都知读书的重要性,就是当今圣上颁布的很多利民政策,都是借鉴先人留下来的书籍才得知的,书里的知识自然是字字真知灼见!”
顾大娃听的直点头,确实如此,不愧是十里八乡最年轻的童生。
顾三娃嚼了嚼嘴里的珍珠,奶声奶气的说道:“既然书里的知识都是对的,那么为什么会有改朝换代这一说呢!自然是因为上位者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让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人揭竿起义,也就是说书里的道理也不全对。”
“一派胡言!书中的道理若不对,怎会有先生来拿教习孩童。再则说,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给读书人最高的地位,可见读书的重要性高于一切。”
夏小阳气的挥袖反驳道。
听到“士农工商”四个字,顾大娃下意识的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期待顾三娃会怎么说。
顾三娃小朋友翘着二郎腿,一口糖糕,一口奶茶,随意的反驳道:“我瞧着读书人也不是那么厉害呀!当家国遇到战事,还不是武将拼命抵御,反而不是你们这些一个个自视甚高的读书人。”
想到什么,他嗤笑了一声,“遇到真正的敌人,你们这些读书人怕是手无缚鸡之力,更有甚者被吓的腿软,走不动道。”
“当商人不香吗?还是数银子,干饭不香?你们读书还不是得靠爹娘买卖东西赚钱供养,又有什么资格对经商指指点点!”
夏小阳气的鼻子一歪,看着眼前这个才五岁的小孩。
还是那种吃点心粘的满嘴都是小屁孩,说起道理来却有理有据,他都无从辩驳。
“啪啪啪!”一道热烈的掌声忽的响了起来。
“三娃说的很棒,娘以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涉及到士农工商,因此这些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
“况且我觉得像你们爹爹那样做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未尝不可!”
夏微微赞赏的捏了捏顾三娃充满胶原蛋白的小脸蛋。
顾三娃眼睛却盯着她手中的袋子,狗鼻子立马显灵,“娘,你手上拿的是啥啊?怎么这么香!”
“好吃鬼!”夏微微宠溺的瞪了顾三娃一眼。
她先拿出一袋刚刚用土豆炸好的番茄味的薯片给顾三娃,再给了顾大娃一包。
嘴里不时叮嘱道:“大娃看书要适量,不能过度,看久了应该站起来眺望一下远方,小心伤眼!”
“我知道了,娘。”顾大娃咬了薯片一口,乖乖应道。
随后,夏微微瞪了早就吃上了的顾三娃一眼,“不许全部吃完,不然等会不吃饭。”
顾三娃惺惺的应道:“哦!”
见此,夏微微心里也对两个孩子有了一定的认知。
大娃虽然喜好读书,但所接受的都是书中陈旧的思想。
反倒是三娃思想更加灵活,但相比大娃,三娃又不容易沉下性子,以后必定会吃这方面的亏。
第21章 顾三娃与夏小阳答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