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49章 岳阳楼记[2/2页]

系统让我教书 星小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任之述备矣.......”
      学子们将范文整齐的读了一遍,洛奇按照轮流的方式让学子们一人翻译一句。
      学子们说的不对,洛奇会将其纠正,这样他们的记忆才会更加的牢固。
      岳阳楼记是由文学家范仲淹所写,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
      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句设问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站在学堂外的杨芙清,他虽然没有听全,却能透过黑板上苍劲有力的字感受出,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暗变化,风雨阴晴与迁客骚人的览物质情结合起来,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表露了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
      杨芙清看着那篇文,他知道这是一篇好文章,这样文章即便是在杨老头的书房里也找不出一篇。
      自己真的不爱读书吗?
      杨芙清在内心质问着自己,他不知道答案,内心深处很迷茫。
      跑操的时间到了,洛奇组织着学子们,看到杨芙清站在走廊时,有些诧异。
      “吃饭了吗?”洛奇问道。
      杨芙清没有说话,这些在这里他受到了很多来自洛奇的关怀。这要是在家里,可没有人会管他吃没吃饭,也不会留着饭菜等着贪睡的他。
      不由得想到他爹那张嘴脸,拿着戒尺,喋喋不休的谩骂。
      见他不说话,洛奇也就没再继续问了,问多了反而会引起他的不快。
      “大家排好队。”洛奇继续组织着学子们,大家也都很听话的排好,跟着洛奇出发。
      整个院子里就只剩下杨芙清一人,他掸掸灰尘,说道:“一群乡野。”
      他的视线转到了那书架上,别人的书架不是摆放在书房,就是摆放在藏书楼,这里的书架竟然摆放在院子里,也不怕将这些书淋湿了。
      他看着那一排排的书名,最后随手拿了一本山海经。
      山海经是一本奇书,生动形象的图画,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等等。
      所以,杨芙清一看便离不开眼了。

第 249章 岳阳楼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