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05章 两条新闻[1/2页]

富矿 总是觉得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杨东升初时一度没搞清两者谁是谁。
      只觉得几次接触中,一拨人很好说话。
      另一拨人却非常傲慢,时不时脑子抽了一样,提出一堆离谱的要求。
      一度让杨东升以为这些人在一方唱红脸,一方唱白脸,抬高价钱。
      等杨东升把谁是谁搞清楚,才发现态度好的一方是企业所有者,他们希望尽快卖出厂子。
      原因很简单,这家厂子一直在亏损,负债率非常高,企业所有者想趁厂子还值钱的时候,把厂子卖出去。
      态度恶劣的一方是工会的,工会不想厂子被卖。
      原因也很简单,德国此时是一个高福利社会——这也是这家厂子,尽管技术非常先进,但是却会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工会担心公司一旦成为中国企业,就会消减工人的福利。
      “杨,这是他们提出的最新要求!”奥拉夫·舒尔茨走过来,递上一张纸。
      奥拉夫·舒尔茨已经将内容翻译成汉语,杨东升接过来只看了一眼,就差点把鼻子气歪了,“入职超过6个月的职工,每年享有最低48个工作日的带薪年假,每周工作28小时……每天才工作五个多小时,他们想干什么?”
      杨东升直觉得荒谬无比,这些人想要高福利,却又不想工作!
      你这样搞法,把公司搞垮了,谁给你发福利?
      “资本主义的贪婪足以埋葬他们自己,他们这样也配叫工会?”奥拉夫·舒尔茨不屑的撇了撇嘴。
      工会那帮人的要求,杨东升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可是德国工会历史悠久,在企业并购中有很大的话语权,如果不能搞定他们,即便杨东升强行与企业主签约,将来也无法真正拥有企业。
      为今之计,只能放弃目前的方案了。
      杨东升再次看了看厂子的报价,真是有点不太舍得放弃。
      一千两百万美元就能买下这么大一个技术先进,设备也不错,有一批精干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工厂。
      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后世那么多部门拦着——这个年代的欧美国家,还很乐意表演自由经济给其他国家看的。
      只要能拿下这座工厂,连接国内市场,杨东升就能完全扭转企业面临的困境。
      可是……这该死的工会。
      杨东升来的有点来早了,施罗德还没有上台,更不要说推行他的改革。
      但是杨东升没时间等了,就算施罗德能像前世一样上台,还得花时间稳定局面,然后才能进行改革。
      杨东升的煤层气项目已经马上了,等不了。
      好在他目前只需要国内市场,不需要什么专利,可以先挖德马格德拉瓦的人,等他们倒闭的时候,再收购他们的厂房、专利、设备……
      “舒尔茨先生,你觉得除了挖人,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吗?”
      这事还得由奥拉夫·舒尔茨这个德国人出面,杨东升也信不过一般的猎头公司。
      但是之前从东德、东欧挖人,是因为那些人大都失业,或者不肯屈服于资

第505章 两条新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