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生之约[2/2页]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轻地擦了擦眼泪,道:“父亲放心,女儿在荆州日子过的很顺,刘荆州和刘郎对女儿都很好,女儿如今不但是衣食无忧,还被刘荆州委任为从事,有幸参与《汉记》《汉书》等作的编撰,刘郎更是待女儿甚好……”
      蔡邕脸上的表情一瞬间僵硬住了。
      刘郎?
      这称呼算是怎么回事?
      刘表笑呵呵地道:“伯喈兄今后在襄阳,大可放下俗事,与昭姬一同治学,一展生平之抱负,每日沉浸于经学和古曲之中,岂非人间至乐之事?”
      刘表的话音落时,众人都纷纷拍手称大妙。
      蔡邕的表情却显得非常严肃。
      少时,却听蔡邕缓缓开口道:“刘荆州一番美意,蔡某感激不尽,只是蔡某的故宅在吴地,眼下无人照看,老夫这一次从陈留离开,为的就是返回吴地故居,前往吴郡,每日读经弹曲,了此残生,荆州虽好,却终非蔡某可居之地,只怕不能承刘荆州的一番美意了。”
      刘表见蔡邕当厅说要去吴郡,而不留荆州,大感没有面子。
      蒯良急忙起身,道:“蔡公此言差矣,如今这天下纷乱,若要说天下士子躲避战乱、安心治学之所,非荆州莫属,吴郡虽然也可躲避战祸,但终归不及我荆州富庶安宁,刘荆州一番美意,蔡公何必执意拒绝?”
      蔡邕很是认真地道:“吴郡虽不及南郡,但终归是老夫故居之地,那里的一草一木老夫都熟悉的很,荆州再好对老夫而言终归也属他乡,不可同日而语。”
      蒯越起身道:“伯喈公,吴郡如今在孙坚手中,公可知晓?”
      蔡邕淡淡道:“知道。”
      “伯喈公可知,那孙坚何等样人?其人乃是武夫出身,生性好战嗜杀,昔日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皆亡于其手,此人绝非善类,公若往吴郡,岂能安泰?还请三思。”
      蔡邕摇头道:“孙坚想打想杀,那是他的事,老夫如今只是一介平民,去了吴郡只管守法为民,与他互不相干,他再残暴好战,又与老夫何干?”
      刘阖起身道:“伯喈公,吴郡之地偏狭,且多有山越流寇,民风不纯,公若往之,恐有不妥。”
      蔡邕笑呵呵地道:“公此言差矣,老夫昔日在吴郡待了十二年,连一山越都不曾见到,何来民风不纯一说?夸大,夸大了!”
      刘表见三个人说蔡邕,都说他不动,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老家伙,也太不给面子了。
      董卓留他能留住,如何到了老夫这里就推三阻四的?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刘琦站起身来,冲着蔡邕作揖。
      “伯喈公……”
      蔡邕猛然转过头去,颇有些恼意地盯着刘琦。
      这小子,也好意思来劝老夫么?
      你自己干什么你心里没点数?
      刘琦看见了蔡邕的目光,先是一愣,接着笑道:“伯喈公放心,刘琦不是来劝你留下的,只是有一件事想求伯喈公。”
      蔡邕闻言一愣,心中隐隐升起了一丝不安。
      “你有何事要求老夫?”
      刘琦转头看向了蔡邕身边的蔡琰,那目光深沉而又显的情意满满,只把蔡琰看的脸色一红,头轻轻地低了下去。
      “伯喈公,实不相瞒,刘某已经与昭姬……定下三生之约了。”刘琦微笑着对蔡邕道。
      “什么什么什么?”蔡邕的眼睛一下子瞪的浑圆,鼻孔都有些控制不住的张大了。
      “三生之约是什么?”
      刘琦微微一笑,道:“佛教讲究来生,我与昭姬情投意合,此生相伴尚不足够,便是来生和再来生,也誓要相守于一块,还请伯喈公能够成全!”
      蔡邕愣了好半晌,心中陡然升起了一个念头。
      他想把桌案上的酒爵对着刘琦的那张笑脸扔过去。
      你祸害我女儿一生不够,还想祸害她三生!
      竖子!当初真不应该让女儿来这里,这岂非是羊入虎口,凭白便宜了这小子?
      蔡邕深吸口气,转头看向了蔡琰,向自己的女儿求证。
      却见蔡琰脸红低声道:“女儿此生,非刘郎不侍,还请父亲成全。”
      我就……
      蔡邕来回看着刘琦和蔡琰,又环顾了一圈周边都在看着他的那些荆州名士,心中陡然一凉。
      自己今日,这是让女儿和刘伯瑜给一起算计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生之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