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人不错啊,有上进心,又有本事。”苏远山张口就是夸赞。
完了才反应过来:“你突然提他做什么,该不会是看上他做女婿了吧?”
“怎么不可以?难不成闺女还配不上他不成,现在闺女没事儿了,长得又是村里一顶一的,就连知青也没几个有我闺女好看的,咱还是本地人,有照应,咋不行?”李翠芳见他犹豫,颇为不满的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他是知青这点儿我就不放心。”苏远山说出了他犹豫的原由:“是个知青就没有不想回城的。”
“这么多年了,有几个回去的?”李翠芳噗笑。
苏远山回过味儿来了:“你突然说这么多,看来是有预谋的探话来了?”
李翠芳有些心虚:“我也就是今天看着,觉得这小伙子不错,跟咱闺女站在一起很般配,想着给闺女说亲的时间不多了,就打了主意。”
“等着看看吧,我找个机会有空问问,能成再好不过了。”
唠了会儿嗑,夫妻俩慢慢睡着了。
接下来几天苏棠可忙的不行,走亲戚走的两腿打颤,脚底起泡。
挨家挨户的给亲戚拜年,蹭饭蹭的不亦乐乎!
就连他久闻大名,未曾谋面的姑姑都回了娘家住几天。
苏糖听说过这个姑姑,是在母亲李翠芳的嘴里和乡亲们的只言片语中。
苏远山和这个姑姑苏慧,很早就没了父母,苏远山当时上初中,知道此事后看着不及自己身高的身肩高的妹妹,沉沉眼当即决定自己不读书了,在家务农上工赚钱养活两人。
妹妹当时10岁,虽然年幼但懂事,当下也决定随哥哥一起在家不上学了。
可苏远山立马拒绝了,“你还小干不了什么活,也赚不了多少工分,不如好好上学,多长知识以后去镇上当女工。”
苏慧听了。
15岁的时候她再次提出回家帮忙,苏远山又说,“你已经读了这么多年书,成绩不错,不如继续读下去考个好大学,读出个名堂。”
苏慧望着哥哥在地里刮伤的冒着血的手臂,不吭声。
“放心,我妹妹还是养得起的。我们家一定要读出个大学生的。”
这句话,让她破防。
何曾几时,她哥哥也是被夸赞,肯定能考上大学的料子。
她这才明白哥哥对于上大学的执念和他的良苦用心。
从此之后下了苦功夫。埋头苦学,一举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大学,后头留在市里工作。
第85章 有几个知青回城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