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怜秋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或许是距离上次见面的时间相隔的有些久,隐约间只觉得陶书记苍老了许多,佝偻的脊背,还有他再没有从前那样健步如飞的步伐。
回到家里的顾怜秋,正巧碰见从墙院后边抱着干柴的丈夫出来。
“共伟。”
顾怜秋喊了一声丈夫,原本是想和他聊聊天的。自从她搬到厂子那边去住后,夫妻俩也是聚少离多。徐共伟依旧像从前那样,骑着自行车每天在家和学校间来回奔走。
可是丈夫的反应却有些冷淡,抱着干柴就进了厨房。
女儿从楼上的房间跑下来,来到她身边,神神秘秘的嘟囔了一句:“妈,刚刚我听我爸说,等明年带完他这个班以后,爸就要退休了。”
“退休?胡扯什么呢?你爸才五十出头,就是退休也起码要七八年时间。”
见母亲不肯相信自己,徐文静拉扯着她的胳膊解释了其中的原由。
“妈,说了你还不信。你知道为什么吗?现在教育改革,村办学校要逐次取消了,以前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资格学位和培训的老师,都得转业了。不光是爸,只有初中毕业的文凭。我可听以前县中的同学说,很多县中的老师都达不到要求,也被要求转业或者退休了。”
这个消息,让顾怜秋极为震撼。
别说自己的丈夫了,许多和他一样在乡村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奉献了一生的乡村教师。虽然没有达到新教育机制下的学历要求,但他们的教学水平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作为乡村教师的一员,和丈夫一样,几十年没有太大薪资涨幅的他们,多是怀着一腔热血教了一辈子的书。
本就已经临近退休年纪了,还让不达标的乡村教师转业,除了教书,他们可算是无一技之长。谁也不会愿意,离开坚守站了一辈子的讲台,在五六十岁的年纪成为失业人群。
丈夫的遭遇,让顾怜秋难免不心疼。
“妈,你认识的人多,要不托托关系,让爸继续在学校里教书吧。”徐文静对父亲的遭遇也是深表同情的,她寄希望于母亲能够出面解决一下。
面对女儿的提议,顾怜秋也陷入了沉思。
见母亲显得有些犹豫,徐文静不免心急的催促她道:“妈,你还犹豫什么呀?你托关系找人帮忙带带话,爸的工作问题不就解决了嘛。”
对女儿的提议,顾怜秋似乎并不大乐意。
“如果就为了你爸这个事情走后门,去找那些领导什么的求情,妈觉得不合适。毕竟和你爸一样的老师,还有那么多,总不能就因为妈的缘故,就给你爸一个人搞特殊。这样的话对那些老师们就是不公平了!”
顾怜秋试图以此来打消女儿的念头,这其中也有为扼杀女儿那种走后门的不良心思。
只不过,对母亲的用心,徐文静似乎并不能接受。
“妈!那是我爸,你老公啊!你怎么能不管啊?”
“唉!行了行了,这事儿你别管了,还是先问问你爸的意思吧。”顾怜秋也是懒得多和女儿废话,甩甩手就迈脚进了厨房。
第190章 退休下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