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眼角溢出泪水的动作,顾怜秋心里一阵酸楚,她想到已经去世的付大娘。如果当时没有修乡道,便付大娘没有领着小文静去拐道口,或许就不会因为泥石而砸伤了身子,或许付大娘现在依旧还好好的活着。
“怜秋姐。”王芳是知道她又念起了付大娘,可不知道该怎样去宽慰她。
和王芳对坐的陶书记,也是黯然叹了口气。不过他还是朝王芳使了个眼色,将话题转移到茶几上通告的内容。
王芳自是心领神会,抬手便将通告往刘书记那里一推:“刘书记,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去想了,所有人付出的贡献,都会一直传承下去的。咱们还是聊聊这个项目的事儿吧,怜秋姐。”
“嗯!”
顾怜秋点点头认同了王芳的建议,旋即大家的话题便转移到了通告上来。
对于这份通告,刘书记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那天老张同志给我送来这份复印件的时候,我当时就想到了你们俩。其实我知道,老张同志的用意,他是希望我能出面和你们谈谈。现在呢,有政策的加持,很多手续都可以简化的。怎么样?你们两个有没有兴趣呢?”
“这个事情的话,我们得和振国商量以后才能给您答复,毕竟振国也是股东之一嘛。”顾怜秋没有回绝,也没有答应下来,如她所说的,这个事情确实是要和方振国协商一下的。
当然了,以顾怜秋对方振国的了解,他应该会同意的。
而刘书记也没有急于想要答案,他接下来所提到的,不仅仅是浙锦纺织,还有顾怜秋十多年前移植的那些山茶树:“怜秋哇,我记得你的那片山茶林也差不多可以采摘了吧。”
“按时间来算的话,已经是到盛果期了。不过刘书记您也知道,这些年我们忙着丝绸加工的事情,所以山茶林就没怎么打理了。去年年底,我领了些人去摘果子,只炼了一百多斤的山茶油,我看量不多,就给大伙儿分了。”
听着顾怜秋的解释,刘书记点了点头,将视线转向了陶书记那边。
“岩成同志啊,当年你们村,乃至于咱们整个乡,可是盛产茶油的地方呐。如果当初不是因为炼钢,或许也不会出现断代的情况。我个人觉得呀,咱们的特色产业还是要再恢复过来的好,毕竟这才是咱们七里乡传承几百年的代表特产。”
“刘书记您放心,去年我们摘了茶籽果以后,我就领了村子里的一些老人去怜秋的山茶林打理过了。往后只要修枝、施肥和打虫的工作都办妥,相信用不了两年就能有几十上百倍的产量。”
得到这个预期答复,刘书记也欣慰地补充道:“这个事情,就劳你们费心了。所以今天特意请你们过来,除了你们的浙锦纺织扩展的问题之外,就是这个山茶林了。怜秋啊,你看能不能趁着这次的政策扶持,把你们的山茶林规模再扩充一些,把你们村能用的荒地都给用上。”
他的这个提议,却是换来顾怜秋三人面露难色的反应。
没等顾怜秋开口回答,王芳便抢先答复了他:“刘书记,我们村能用的荒地,前两年都让我们种上桑树了。如果要再扩充田地出来,就得到山上伐树了。可国家的政策这两年提倡退耕还林,禁止乱砍乱伐了嘛。”
这个回答,让堂厅里一时间陷入了沉寂中。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氛围变得有些怪异。
第152章 商谈扩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