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的所有规划:“我觉着还是怜秋姐说得没错,这毕竟是咱们刚开始做嘛,虽然振国哥在广东那边和老外们有生意上的往来,但毕竟这丝绸是新产品。就算他找到了新的客户,那万一要是跟不上资金的周转,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嘛。”
说到这里,王芳特意停顿了一下,视线转向了顾怜秋那里。
“怜秋姐,其实陈叔私下里和我提过这个事情。他有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就算我们把东西卖到国外去,也要把主要精力给放到国内的市场。丝绸这东西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工艺,理应让咱们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去享受。还有一个,就是希望咱们不要把价格定得太高,就是撇开农村地区,因为农村里的人也不会有人穿那么精良的衣裳啥的下地做活。但我们卖得价格,起码要让大部分城里人能买得起,这样买的人多了,那往后对咱们的传统的老工艺也会有更多人关注的。”
王芳所转述的意见,得到了在场多数人的认同。
基于此,李楠薇还特意提到了关于广东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状况,那是所看到的新闻媒体对社会人均收入的统计。
“年初的时候,我从报纸上看到过一些,九一年,也就是去年。广州,深圳那边的人均月收入大概是在二百块钱左右,今年应该能到二百五十块钱了吧。其他的地方,像上海北京这几个大城市,一个月的人均也是挨着二百块钱。像咱们省城这类沿海的省会城市,大致在一百到一百五十块钱。从全年的家庭支出这一块来看,大家用来买衣裳鞋子的支出,一年也就是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不过,这也要看家里有多少人,有些加上老人的家庭,那可能会要两个月左右的工资了。”
这是李楠薇所给出的大城市发展状况,末了,她也顺带向顾怜秋提了建议:“我的意见呢,我们做的衣服,丝巾这些丝织品,价格可以暂时把价格定在二十块到二百块钱之间。刨去原料,人工,以及中间的运输成本,二十块的丝巾利润最多只有六块。这些呢,就按芳芳的意思,面向普通收入群体,至于上百的衣裳嘛,就是面向那些高收入高消费人群的。不能光考虑普及化,我们还要考虑到利润。”
她认真地听了李楠薇所提的意见,转而又提起了自己原先设想的一个问题:“如果加工蚕丝被,四件套这一类,应该也能卖出价格来吧。”
“蚕丝被可以,不过四件套就算了吧。”李楠薇摆摆手否决了她后边的提议。
不过,沈明贵在此时却表达了不支持的意见,众人的目光齐聚到他那里。
“蚕丝被的话,原料的需求量会比较大,以清水村现有的蚕丝产量很难满足。而且这一块也是有许多大的公司在做了,想要抢占市场份额,不光要大的资金投入,还会消耗很多时间。既然要做丝织品了,那还是把精力先放到这上面来吧。等以后有了条件,再往其他方面考虑吧。”
结合了大家的意见过后,顾怜秋也最终确定了大致的经营模式。
中高端市场和仅以丝织品为主,将是她们接下来许久一段时间的经营方向。
第133章 经营方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