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 小行星带[1/2页]

银河战纪 追星揽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地球发生的一切,星舰上的江源却是不知。
      星舰已经在空旷而漆黑的太空中航行了12天。
      距离地球将近一亿公里,地球在视野中,仅是一个较为显眼的亮点,在太阳光的掩映下,若隐若现。
      此刻,星舰已经越过火星,即将进入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宽约1.5au(2亿3000万公里),已探明的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已超过170万颗。
      舷舱外,一边是淡棕色的火星,一边是褐白相间的木星。
      在此位置,木星和火星看起来一般大小。
      星舰选择的航线尽量远离木星,沿着木星与火星的拉格朗日点航行,避免被木星强大的引力捕获。
      《流浪地球》中,地球试图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逃离太阳系,却被木星突然增大的引力吸引,若不是以点燃木星的方式脱困,地球将会进入洛希极限范围,被引力撕扯,分崩离析。
      星舰不需要利用引力弹弓效应,因此不需冒险,尽量远离木星。
      星舰控制室,太阳系星图——8大行星全息影像漂浮半空,围绕着太阳慢慢旋转,一条红线掠过火星,斜插入小行星带。
      这便是星舰的模拟运行轨迹。
      “即将进入小行星带!各单位注意,秦宇,开启深空雷达探测!”江源看着星图,布置任务。
      “是,队长!”秦宇按下了个红色按钮。
      深空雷达有效探测距离达30万公里,正好是一光秒的距离,每两秒刷新一次。
      一光秒距离,足够星舰航行50分钟,如果遇到障碍物,有足够的时间作调整。
      深空雷达专为穿越小行星带设计,消耗能量极大,只有进入小行星后才能开启。
      正常航行时使用的舰载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仅有10000公里。
      深空雷达屏幕显示,刚才还平静的画面,突然多了几个红点,每两秒闪烁一次。
      “雪凝,小萌,预判撞击可能性。”江源转过头,对着两人说道。
      “明白。”
      白雪凝与李小萌一阵操作后,星图范围缩小,前方障碍物的全息影像投在空中。
      都是大小形状不等的小行星,最大一颗直径1公里左右,距离星舰20万公里。
      距离星舰2万公里处,一颗直径100米左右的小行星,正好在星舰运行轨迹上,撞击的可能性非常大。
      以三钛合金为材料的星舰,强度虽然很大,但以100km\/s的速度撞上这颗小行星,即使飞船没事,里面的人也会瞬间消亡。
      “调整航线,避免撞击!”江源神情自若,不慌不忙。
      宇宙空间,看似空旷无比,实则危机四伏,江源深知,只有沉着应对,方能化险为夷。
      秦宇开启手动控制,微调发动机方向,修改航向。
      这等微调,不需要白雪凝修改导航程序,手动操作即可。
      每一次修改,星图上的红线轨迹都会做相应调整。
      几分钟后,深空雷达显示屏上的一个小红点消失了,星图中小行星也从星舰旁边掠过。
     &nbs

第138章 小行星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