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七章 瞒天过海之计[2/2页]

天国相依 丰华石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一副笑脸,笑道:“那我先谢谢二哥了。”杨国强瞧了瞧她说:“谢什么谢呀,我们早晚会成一家人哩。”李美娅听了,却没回应他的话。杨国强把李美娅这一头给稳住了,接下来他要伺机向唐主任表功,以得到对他的回报。
      唐慎遥也不是吃素的,他的如意算盘不知打了多少遍。他知道杨国强官迷心窍,为了能官升一级,杨早已费尽心机,疏通关节,唯恐错过任何对他有利的条件。抓住了他这点心理,就会使杨国强为己所用。由杨国强做媒,就是让他对李美娅死了那条心。据同事反映,李美娅对杨国强也从未提起过兴趣,处男女朋友更是没戏,杨国强不过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有了缜密细致地分析,唐慎遥还以为李美娅成为他的儿媳将会是十拿九稳。但他却低估了杨国强。他只知杨国强好事能成,或许是因为美好的愿望冲昏了唐慎遥的头脑,却没往深处去想杨国强坏事也能做绝,对这一点没有太多提防。唐慎遥真的以为杨国强会在他完全掌控之中,殊不知老马也会有失前蹄的时候。给杨国强说提亲的事已过了好些天,左等右等,没有等来杨国强给他报来的消息。唐慎遥心里倒没太怎么着急,他必须沉得住气,但也得想法从侧面验证一下杨国强把事情办得进展如何。唐慎遥突然想起了财务室的老会计李芝芳,她是供销社的老职工,和他一样即将面临退休。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社会上各种商品市场兴起,由供销社统购统销的这种经济体制被严重冲击,管理上的高度集中和指令性逐渐显露出弊病,不像自由市场那样及时反应供需信息,灵敏地自行调节商品的供需平衡,供销社的经营效益近两年呈下滑趋势。一些老职工对此忧心忡忡,但在社会大环境下,他们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供销社现时的繁荣如夕阳的余晖,景致还算绚丽可观,但持久的潜力愈加不足,这是越来越多的职工看清的现实啊。唐慎遥在这几年领导的位置上,愈加为供销社未来前途焦虑,眼看着一些年轻、有能力的职工想尽办法找门路调离了供销社系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乡供销社不是一个好的兆头,也造成了职工思想的不稳定因素。作为“一*把*手”,唐慎遥也想极力改变这种局面,但上面的政策却日益松动,凭他一己之力阻挡不了人才流失的严峻趋势,更无法挽回供销社把控生产生活物资之江河日下的败象。他完全想象不出供销社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但直觉告诉他,变局已经在眼前发生,社会的大变革终将淘汰不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旧事物。在供销社工作了几十年,一想起要退休离开岗位,他感情上难以割舍,这或许是老“供销人”一生的情结吧。他想去看看他的老朋友,“老人”在他们这里已经不多了,也只有和他几乎同期入职的李芝芳能一起聊一聊同频共振的话题。
      李芝芳见唐慎遥进到财务室,十分惊喜地说:“老主任大驾光临,咋不提前通知一声,好让我们财务室准备准备,热烈欢迎老主任指导工作。”唐慎遥不像李芝芳那样尽说如温开水一样的客套话,他笑呵呵地向大家说:“我来不是检查工作,故不需要你们做啥准备。我来主要是看看你们,聊聊家常,咱们不必要太拘谨,都随意一些。”说罢,他坐在李美娅搬过来的一把椅子上,刚坐下,就急切地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她。李美娅被他瞧得浑身不自在,便走到一旁,拿起暖壶倒了一杯水送到唐的面前。唐慎遥忙欠起身接过水杯。李美娅记起杨国强告诫她的话,所以今天见到唐慎遥,心里不免有一种轻微的抵触情绪,但出于礼貌,又不得不坐下来和财务室其她同事一起陪着唐慎遥漫无边际找话题打发时光。聊了聊天气,又聊了聊当前时事,再聊了聊近期工作,实在没得聊了,唐便将话题转到其他方面。他问李芝芳:“你的孩子都参加工作了吧?”李芝芳说:“两个孩子都参加工作了,还有老幺在上学哩。”唐慎遥说:“毕业后进供销社吧?你退休后可以让孩子接你的班。”李芝芳说:“不让孩子接班了,来咱供销社有啥前途?就现在这个情况,将来能维持住就不错了。孩子中学毕业后让他上个技校,学一技之长,至于今后分到哪里都可以,总得有一碗饭吃。”唐叹了口气说:“我们这一代人都奉献给供销战线了,从创业到发展已几十年,没想到末了末了会是这个情况,你们年轻人体会不到老‘供销人的这种心情。”马丽云、李美娅忙插话说:“您们奋斗了一辈子,我们年轻一代人会把老‘供销人的精神传承好。供销社经营受到市场影响是正常的,改革嘛,总会有牺牲,困难或许是暂时的,供销社系统改革终归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不悲观,改革大潮给予年轻人的应该是机遇。”没想到她们年轻人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和他们老辈人截然不同,她们乐观而富有激情。唐慎遥心里想着,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改革对于他,似乎已折腾不起,他怯弱了,没有勇气紧跟改革前进的步伐。李芝芳见唐慎遥默默不语,知道两位年轻人刚才说的话不合他的口味,她只好岔开话题说:“唐主任,你的小儿子现在干啥工作?”听到李芝芳问他的小儿子,这正中下怀,唐慎遥兴奋地说:“小儿子和别人合伙承包了一个小加工厂,生意搞得不错,产品主要往南方销售,听说有的还往外出口。”李芝芳说:“这不错,比上班强吧?”唐慎遥说:“比上班强,有的家长热衷于让孩子接自己的班,我和你的观点是一样的,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年轻人就应该到社会上去锻炼,把孩子弄到供销社上班,将来不会有大出息。”李芝芳点点头说:“主任说得对,我就不赞赏孩子接老子的班。”唐慎遥说:“你看我儿子的工作虽然不是什么‘铁饭碗,但挣钱多呀,他挣得钱比我多好几倍哪,在县城里也买了房子,摩托车、电视机、冰箱都添置上了,生活水平比一般城里人好很多。”李芝芳说:“你儿子这么好的条件一定会找一个好媳妇。”唐慎遥说:“儿子有志气,计划将厂子规模再扩大一些,现在忙于生意,结婚的事稍给耽误了。”马丽云知道唐主任是想在李美娅面前显摆,有意说这话给她们听,她朝李美娅使眼色,意思想离开这里,不愿再听唐慎遥瞎白活。李美娅会意,找借口起身离开,马丽云也趁机向唐告辞。唐慎遥一谈起他儿子,发现李美娅就躲开了,他还以为女孩子脸皮薄,不好意思听有关他儿子的话题。李芝芳见两位年轻人不在房间,她放开问:“听说你小儿子离婚了,现在又找了吗?”唐慎遥说:“正在找。”从唐一进财务室的门,李芝芳已基本揣测到他的小心思了,他作为供销社的“一*把*手”,何曾见他到过财务室?只有下面的同志到他办公室汇报工作,无要紧事他不会屈驾到职工房间,保持和群众一定距离,以此显示出领导权威。李芝芳问:“看没看好李美娅?”唐慎遥笑了笑说:“儿子看好这姑娘了,正为这事张罗嘞。”李芝芳说:“主任,李美娅这姑娘漂亮,能配上您家儿子,不过——您得找人提媒。”唐慎遥说:“我找了杨国强。”李芝芳只是一笑,并未接唐的话。唐似乎意识到什么,他问:“你觉得杨国强能办成吗?”李芝芳这才回答说:“杨国强能办成,但您得让他有利可图才行。我不瞒您说,杨国强追求李美娅可下了不少本钱的。”唐说:“我知道这个情况。若有权力和美色,他更喜欢哪一个?”李芝芳摇了摇头说:“谁知道啊,那是你们男人的游戏。”唐慎遥自觉无趣,又聊了一些别的后便离开了。

第三十七章 瞒天过海之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