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央求媒婆给李美娅提亲[2/2页]

天国相依 丰华石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解决一切。李贤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使他明白,告至G府解决事端,那是弱者的表现,强势的一方还用“挟官报私”吗?不用,好像自古以来强者自有公理,只有弱者才乞求庇佑,弱肉强食的法则是这个世界的原罪,但谁也很难左右,更难去改变。老虎、狮子招摇过市,它们本身就占据了强势的高地,猪狗虫雉之流唯恐避之不及,哪还敢与之抗衡呢?李贤甫内心深处依然怀念李家的过去,现在觉得他已沦为弱者了,属于“猪狗虫雉”之流,但仍然不愿放下貌似强大的徒空架子,一旦因这点事去惊扰G府,更是揭开了掩盖在道貌岸然下的虚弱,维系着他们家族几百年的那点威严也将荡然无存了。李贤甫冥思了好一会儿,他对孙女李美郡说:“孩子,我们李家如果告他们,这事情就会变复杂了,一则是要问清原因,他们为什么打我们呀,二则还要分清责任,这到底哪方责任大,哪方责任小,一时很难区分开的,咱们家不和魏家那样的人一般见识,慢慢就会过去的。”李美郡听了,觉得爷爷的话有很多她不明就里,魏家人打他们难道是因为姐姐的事吗?她想到这儿,就更加迷惑不解,姐姐的事为什么会让李魏两家大动干戈呢?李美郡打破沙锅问(纹)到底,她问道:“我姐姐为什么不能和魏家的人谈恋爱呢?咱们和魏家人打架是因为这个原因?”李贤甫面对孙女一连串地问下去,有点感到为难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他苦笑一声,有点不耐烦地说:“小孩子瞎操大人的心干嘛,你姑娘家家的,就要明白‘女孩子找婆家就得由家长操持、媒人介绍,自由恋爱,在咱农村不兴这一套,尤其是在上学的年龄更不能过早恋爱,这不合咱们李家的家风。你都记住了吗?”李美郡没有从刚才伤心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她眼睛里含着泪,气恼地说:“难怪他们打我爹,是你们不同意我姐的事,若是我,也会这样。”李贤甫惊愕地问道:“你会怎样?”李美郡将脖子一梗,睁大眼睛望着爷爷,她本来想说“会像姐姐一样和人私奔”的话,但乖巧伶俐的李美郡发现爷爷脸上稍显愠色,连忙改口说:“我会听爷爷的话,上学期间不谈恋爱,找婆家听家长的,还得由媒人介绍。”李贤甫听后,用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说:“你这妮儿就是和爷爷一条心,听爷爷的话,长大后不能学你姐姐。”李贤甫说完,拉着李美郡的手来到书桌前,拿起毛笔在裁好的红纸上开始书写起春联。
      李美郡看着爷爷稍一凝神,便低头写字,除抬头沾墨外,一气呵成,她念道:“门前大道行车马,家有诗书教子孙。”李贤甫说:“这幅贴在老院的大门上。”接着他又写道: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这一幅贴在您家堂屋门上,是吧?爷爷。”李美郡问道。李贤甫点头说“是。”又一会儿,李贤甫又写了一幅: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这一幅是贴在我们家大门上的,哈哈。”李美郡高兴地说。李贤甫夸赞她道:“你真聪明,是怎么知道呀?”李美郡说:“你每年都这样写,贴在哪儿也是固定的,我都记住了。”李贤甫说:“是呀,这是很多年前传下来的,从我记事起,咱们老院的大门上就是‘门前大道、家有诗书这样的对子,祖制不能改呀,这是文脉传承——我希望也传给你们。”李美郡说:“哎呀,我看别人家就是和咱们家的对子不一样,他们都是什么‘勤劳致富奔四化‘改革春风吹大地这样的内容。”李贤甫说:“他们这样写也没错。”李美郡刚才受到夸奖,一时兴起,她说:“爷爷,你下一句肯定是‘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吧,这是写给我爹的。”李贤甫说:“是呀,你爹在供销社工作,祝愿他们单位的生意越做越好,为国家多赚钱。”才过了一会儿功夫,又写好一幅: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李贤甫拿起刚写好的对子,端详了半天,黯然神伤地自言自语道:“这幅对子本来是贴在以前的文阁楼上的,很久以前它叫文渊阁,后仅存独楼,现在全早不见了,只能找个地方贴上,聊以自慰吧。”李美郡看着爷爷的神情,不明白他为何会突然显出这个样子,她说:“我看它每年都是贴在老院的东屋门上的。”李贤甫未置可否,只顾忙着继续书写其它内容的对子。
      按照农村的风俗,等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春节才算过完,休闲了几乎一个冬季的农民开始忙活起来。李美娅的母亲却早已沉不住气,正月初十刚过,她便将这些天来在心里暗自琢磨的事情一股脑儿说给丈夫李淑翰听,她讲道:“过了这个年,美娅将是十九岁了,该给她操心说个婆家,好让这孩子的心性安稳下来,俗话说‘姑娘大了不留人,留来留去变仇人,趁早嫁人,也省了不少烦心的事儿。”李淑翰自有做父亲的打算,他觉得姑娘嫁人是迟早的事,但他没有像老婆那样急切,巴不得马上将美娅嫁出去。他说:“美娅还小着呢,过了年十八周岁还不到,再说她也未必同意那么早嫁人呀。”他老婆说:“还早什么早,我嫁到你们李家,虚岁才二十,现在先把媒说上,订上亲后,过个一年两载的正式结婚,这样不挺好的吗?我担心这孩子若没有个主儿拴住,会夜长梦多,说不定有一日再看好哪个青年跟人家跑了,那时我们可就干瞪眼了。”李淑翰觉得老婆的话在理,他点了点头说:“这倒是个好法子,我原想是让美娅接了我的班后再考虑找婆家的事儿。”他老婆说:“接不接班那还不是早一日晚一日的事儿,你什么时候退,她什么时候接班,这还能有‘跑儿(差错)?”李淑翰说:“我想尽快让她接班,到了十八周岁就符合条件,让孩子有工作做,才能真正稳住了她的心呀。”他老婆说:“到十八周岁还差几个月,既便到了这个时候,也不是你说退就能立马退,她想接就能马上接的,这中间不得拉扯几个来回,走走手续什么的,我看就这么定吧,先找媒人给她说媒,至于接班的事儿,你给单位领导那儿先打个招呼,办下来的话至少也得半年多或一年时间。”最后,李淑翰同意了老婆的意见。第二天一早,他和老婆一起到了附近村的徐媒婆家里。徐媒婆一见是李会计两口子,脸上堆满笑容,连连说:“稀客,稀客呀,哪一阵风将你们两位‘神仙给吹过来了?”李淑翰老婆忙说:“老嫂子,这逢年过节的还不兴来看看您?”徐媒婆笑道:“嗨,我看你们无事不登三宝殿,到我徐婆子这儿的,八成都是为孩子的亲事儿说媒,你们家小美娅也该找婆家了吧?我给你们算着哩,本想过了十五会去你们府上提一提,你们两口子着啥急么,却先为这事儿过来了。”李淑翰和他老婆相互之间看了一眼,脸上瞬间现出一丝尴尬,是呀,人家徐媒婆还惦记着呐,这做父母的先行一步,如同卖家主动找买家一样,这货还不得折了价啊?徐媒婆觉察出两人的异样神情,接着说:“小美娅那点事儿(暗讽被学校开除、与人私奔)都算不得了啥,毕竟还是个学生娃,在外野惯了,早找个婆家好,会压一压这孩子的性子。你们俩尽管放心,我即便跑断腿、说破嘴,也得给孩子找个中意的婆家。别的不说,单凭你们家在这十里八村的人望,啥样的人家都得尽着咱们挑呀。”从徐婆子的家中出来,刚才李淑翰两口子一腔的热乎劲儿似乎被她别有意味的一席话浇了半个透心凉,怏怏地回到家里,只待她徐婆子上门提亲。

第九章 央求媒婆给李美娅提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