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奶奶透露出来这些,都让这些老太太羡慕的不行了,但是顾奶奶以为燕京人的生活就是这么好甚至更好。
在顾奶奶看来,燕京是首都,是全国最好的城市,这里的人都能吃好穿暖,还有退休工资拿。
加上见识过燕京人的消费力,就觉得所有家庭都是这样的了。
但是,不管哪个城市肯定都有条件差的啊,这几个老太太就是了,她们几个是都有退休金。
但是家里人多啊,家里的孩子们要结婚,尤其是儿子孙子,都要花不少钱的。
她们那点儿退休金都是一分钱掰成两瓣儿花的,哪有顾奶奶想的这么潇洒啊。
“留在燕京好啊,老姐姐,我们四个都是住那个院子的,你住哪家的啊。”廖老太太不动声色的打探。
顾奶奶和这些老太太唠嗑,也是想有几个说话的人,所以没想那么多了。
“那边走过去,门前有棵柿子树那家,你们几个是妯娌?住一个院子的。”
“不是,我们就是邻居。”廖老太太讪讪的说。
“哦,那是我弄错了。”顾奶奶也不懂啊,怎么都住一个院子的,还是邻居关系。
“老姐姐,门口有个柿子树那个院子,我知道是哪家,那院子是你家小儿子的?”
“是啊,我那是我小儿子家。”顾奶奶笑呵呵的说。
“那行啊,老姐姐,改天我来找你,咱们一起遛弯儿去,不过今天晚了,我们也该回去做饭去了。”
“那好吧,我这就差两针了,缝完我就回去。”顾奶奶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了。
顾奶奶今天透露的这些,足以叫这几个老太太们上心了,盘算着自己家里有没有合适的孙女儿外孙女儿的。
可以介绍给顾顺的,要是没有,那侄女这些也行啊,这顾家条件还真不错啊。
要是真能做亲家,多少能沾点儿光吧,那么大个院子呢,居然是他小儿子的。
顾奶奶还不知道这些啊,后面好长一段时间,顾顺回家的时候,总能遇上个小姑娘。
不是有这事儿找他帮忙,就是那个事儿找他帮忙的,时间久了,顾顺就回过味儿来了。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顾顺家的房子也修葺好了,搬过去就不需要路过这里了。
顾顺这才逃过一劫,但这都是后话了。
这会儿吃完晚饭,顾奶奶还记得三奶奶的嘱托呢。
“他赵叔啊,有个事儿,我三弟妹想托我问问你。”
“问我?嫂子,有什么事儿你问。”赵教授很疑惑,有什么事儿需要问他的。
“老三家的有什么事,还托你问到老赵这儿来了。”顾爷爷说。
“是勇娃子的事儿,三弟妹说他想试试做生意,三弟不同意,父子俩僵上了,他赵叔不是大学教授么,有见识,所以问问你的意见。”
“勇娃子在单位干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说要出来做生意了。”顾爷爷眉头一皱,显然是不赞成的。
“哟,这孩子我记得,还是读过大学的,现在端的是铁饭碗。”赵教授对顾勇有点印象。
第448章 打顾顺的主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