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不能走?”
“瞧您说的,小人哪敢,只是想问一下客官的尊姓大名!”
“杨安!”
“......”
和店小二拉扯了几个回合,杨安才摆脱了他,走出酒楼后理了理衣襟。
也不知道这个店小二发了什么疯,一个劲地打听他的消息,搞得好像什么间谍一样!
见杨安的有些埋怨的样子,宋熙娇笑道:
“王爷怕是不知,这首《望月怀远》说不定一会时间便要传遍整个云州,再过些时日便会在蜀国风靡。”
杨安听懂了宋熙话中的意思,那个店小二肯定站在门口偷听,然后才那么热衷打听自己的消息,还给自己免单!
这首诗确实可以传颂千古,但他本无意外传,只是想给宋熙和锦儿一个惊喜而已。
杨安在头发上挠了挠,不知道现在回去还来不来得及,估计早就被店小二给传播出去了吧!
他还有个未知的仇人在背后准备对他下手,现在名声大噪只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唉!
杨安叹出口气,带着两女继续向着街道上走去。
......
此时的如月楼中
前一脚送走杨安的店小二立刻找到了楼中代写诗词的才子,将偷听记录下的诗句再翻录一遍,在诗人一栏留下了“杨安”二字。
楼中,一位穿着银白色长袍的年轻公子,扇动着手中的折扇,站在人群中接受着众人目光的洗礼。
因为他刚作的中秋诗挂在了楼中最中央的位置,代表着在场的文人才子之中,他的诗词位列第一。
“少文兄此次当属本次中秋诗榜首,我等自愧不如!”
“是啊,云州三大才子之首的秦少文,写出的诗自然不同凡响。”
“我要是有一天也能作出如此优秀的诗词就好了!”
“做梦吧你,如果你能写出来,那你以后逛青楼就不用付钱了!”
“......”
秦少文就像是天生的“明星”,习惯了被人高高捧起,诗词圈中的众人都将他封为“云州第一才子”。
这首中秋诗是他斟酌打磨了近半个月的作品,拿出来就是为了一鸣惊人,巩固住他第一才子的地位。
但过了没多久,楼上传出了异动,几位评判诗词的老者围观在一起,目光都集中在一首刚送上来的五言律诗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好,好啊!就这一联便抵过在场所有的诗词!”
“不过,我蜀国境内并没有海,难道此诗是楚国或者晋国才子所作?”
“杨安,杨安,怎么感觉有些熟悉?等等,这不就是安王殿下吗?这首诗哪来的?”
......
几位老者找来店小二弄清楚了来龙去脉,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首足以流传千古的诗句既然真的出自这位王爷之手,几人对视了一眼,便决定将此诗挂在了正中央的位置,做为新的榜首。
先不说安王在云州的地位,就单是拿这首中秋诗来看,整个云州,甚至整个蜀国能出其右的都很难再找到,所以这首诗必须是榜首!
其中最为年长的老者有些惋惜,如果能拿到这首诗的原稿,那他也能和别人去鼓吹一番,现在只想把那个没眼力见的店小二批评一顿!
不过,他还是有一点弄不明白,安王殿下到底是什么时候看过海?
这“海上生明月”又是怎么联想出来的呢?
......
第七章 海上生明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