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自从那天之后,静修不知道又去忙什么了,荷举就是觉得自从他下山以来,渐渐的被俗事缠绕,想来逃离这十丈软红是不可能的了。
至少,在荷举的感觉来看,他越来越不像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和尚了,反倒多出了许多的人情味。
兴许,这就是入世了吧。
大概是两三天之后,那日的午后,荷举依旧懒懒地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很奇怪,经过了那件事情后,她觉得自己就是比之从前不一样了吧,心很容易就安静下来了。桌上堆满的经卷和砚台里半干的墨块散发出的香气盈满鼻尖,让她觉得瞬间心情就舒畅了好多,很快的,她烦躁的心情会被慢慢压下去。
或许,是因为静修吧。
他来看她,愈发显得人如玉,儒雅安详,闲来几句,没有刻意,他静默地坐在角落里把玩着棋子,那时刻宛若时光都静止了一般。
他思索着,左手黑子,右手白子,看了一眼那边好似无所事事的荷举问道:“荷举,你会下棋吗?”
她摇摇头,“无聊死了。”
静修淡淡地笑了笑,看好位置,缓缓落下自己左手上的黑子。
他的一双眸子,荷举从来都觉得那是他五官中最漂亮的一部分,但她总觉得,现在他的眸子沉沉如黑夜,没有曾经的神采。
谢府大公子谢道源,本是广陵府堂堂谢家大少爷,若是一直在谢家长大,到如今的年岁,必定是能够独当一面,呼风唤雨,可惜因为幼年突如其来的大病,从此跟着俱空入深山老林,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避世的生活,这数十年,带给他的只有清修。
当年他的离开,也让谢老爷夫人黯然神伤不已,只道是天生殇命,药石无医,才忍痛割爱。过了四五年,才有了二少爷谢梦渔的出生,谢氏夫妻二人自然对这个小儿子极尽关怀,有求必应。
而这位小少爷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也是温顺可爱,聪明伶俐,虽然爹娘娇养,但是没有一点纨绔的习气,在谢府上下的口碑甚好。从小到大请来教习的都是顶尖的夫子武师,外加上颇有几分悟性,小小年纪便是文武双全。
荷举也看得出来,这里名义上说是静修的家,但在这里,他是没有一点快乐可言的,甚至精神一直是紧绷的,从来没有一刻是放松的。
他的归来,带来的少许是欢欣,更多的是暗地里的波涛汹涌。
暗中观察的,说闲话的,嚼舌根的,挑起内斗的,趁虚而入的……太多太多的暗箭,真的是让人防不胜防。
谢看松对于这个离家多年的孩子,当然满怀着的是无限的愧疚,自是百般关心,能给的能满足的就一定不会吝惜。
再加上夫人缠绵病榻,心心念念着的就是他,现在好了,他可以经常陪着说说话,使得谢夫人心情愉悦了不少,每天醒着的时间更多了。看到有这样的好转,谢老爷心里当然是倍感欣慰。
他连带着对莫名其妙就住在府上的姜荷举也是礼遇有加,见着荷举没处去,甚至就请她留在这里,丝毫不在意原来她的身份处境。
见她总是闷在房间里看书,看佛经,就以为她是对这些感兴趣,谢看松甚至会允许她自由出入府上的藏书阁,对于静修时不时的探访也是从来不插手。
虽说这是商人之家,可是谢看松年少时也曾经想走读书考功名这条路的
第六十二章:弟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