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锦茵和王大人的这一段,都被楼里的人看在眼里,慢慢的,就有声有色地流传开去了。
略微知晓点内情的,只道是贾铭和锦茵的风流韵事,这回又掺和上了贾铭名义上的老师,更是迫不及待地去打听。
外面茶楼里的话本子一天不断,使得锦茵更是花名远播,引得无数人争相一睹芳容。
任在外面多么的轰轰烈烈,惹人艳羡,锦茵自是心如死灰,没有半点精神头。云娘也多担待,知道她和贾铭有了隔膜,不好意思细问,整个镜花水榭都指望着锦茵这台柱子,云娘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她。
后来有这么一回吧,锦茵的一位常客来了,大摆宴席,好不热闹,她就像个木头人似的往席间一坐,一动不动。不唱曲,不喝酒,不说话,也不陪客。
那人也就是稍微埋怨了几句:“我的姑奶奶呀,我是又出钱又出力,你呢,就不说占你的光了,你坐在这里,摆着谱儿,仗着自己红自己身价势头,以后还想不想再吃这碗饭了?”
锦茵也不在意,冷笑道:“您别动气,近日我身子懒懒的,不愿动了。大人要是不满意,可以去找别的人,省的锦茵在这里碍着您的眼了。”
就像这样,锦茵每天都这么病恹恹的,只管混混沌沌地把这日子过下去,一天又一天。
除了贾铭,能稍微让她上点心的,估计还有此时正在监牢里生不如死的姜荷举吧。
至于荷举为什么一去不复还,她自然是清楚明白的,还不就是给贾铭那个真正的凶手顶罪去了。
这几日里面一直没有消息,她也曾私下里拜托过王大人和崔复临,请他们多多关照这个无辜的女孩子。
可惜,一直没有回应。
也不知过去了多少时日,刚下楼就见着大厅里云娘并几个姑娘围作一团,原来都是在看云娘手里正拉着的一个小姑娘。
自从春花去后,云娘一直念叨着一定要再补进来一个倌人。现在不用问也知道了,这个就是新来的小倌人。
云娘一瞥,见着锦茵下楼来了,满脸堆笑地讨好。顺手把手边的小女孩往前一推,指了指锦茵道:“呐,快叫姐姐。”
锦茵走上去细看,这个小姑娘看起来年纪跟荷举差不多,梳着丫鬟髻,脸很小巧,薄腮细嘴,嘴唇却被抿得发白,看得出很用力在克制些什么。长得不错,别有一种清纯可人的味道。
云娘要求一向高,看来这回终于觅得一个使自己称心如意的拔尖人才了。
这种事,要是在以前,锦茵也少不得奉承参与一两句的,可现在委实是提不起半点兴趣,只是万事皆淡然,她礼貌性地以柔和的目光冲着众位姐妹点了点头,看也没看那个小姑娘在,“没事儿吧,觉着身子不太舒服,我先上去了。”
第四十二章:查案(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