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鼓鼓地下山去的姜荷举,举目无亲,一个人在蒲山镇上溜了一圈觉得甚是无聊。
那一老一小两个和尚,唉,不提也罢。
走在热闹繁华的街市上,她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她尽量不去看街角摊子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尽量不去闻酒楼里飘出的香味……
她想起来,在大悲寺里那一次,她恶作剧,把小和尚硬生生锁在屋子里,不给他吃饭,直到他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她才勉强去做了点饭给他端过去。
结果还不明就里地在菜里放了大蒜,小和尚当然不会吃了,因为出家人严禁吃蒜的。
她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小和尚用了一种近乎于带着哭腔的语调说:“我错了,我错了,你怎么整我都行,但是人是铁饭是钢,你不能饿死我啊!”
虽说小和尚一直表现地无欲无求的,但骨子里还就是个贪吃鬼,不对不对说错了,是饭桶。只要一不让他吃饭,他就会委屈地不得了。
荷举摸摸肚子,想起小和尚的?迨拢?唤?Τ隽松??坪跻裁挥懈詹拍敲炊隽恕
看来以后要是再跟他发脾气的话,一定要想别的法子折磨他,这饿肚子的感觉可真的不好受。
哦对,这都被人家赶出来了,怎么可能还有以后呢……
还有,那个俱空老和尚,脾气臭人也难看的很,虽然这么对自己吧,应该也是为了静修好,不能让他误入歧途。
小和尚还跟自己说什么命不好被送去出家,荷举看来,都是那些富贵之家闲得。
命不好,又怎么能遇上这么一心一意为他的师傅?
游荡了一天,荷举有些绝望,无处落脚的她,为了生存只能又混到了乞丐窝里,跟乞丐抢东西吃,占乞丐的地盘。
那些乞丐又都是些什么人呢?拉帮结派,有小团体,你要是欺负了谁,小团体里的人才不管你是老是少,是男是女,定会卯足了劲给你个深刻的教训。
抢东西不成,反又被打了一身伤的荷举,只能悄悄地躲在小角落里凑合一晚,明天接着找活干。
“爹不疼,娘不爱,姜家小二是孤儿;有人生,没人养,姜家小二是乞丐。”
她自嘲地笑了笑,那时候那些小屁孩编的顺口溜说的还挺对的,句句如实,当时还不承认还跟他们生气,可现在这个德性,连在蒲山镇帮佣时的都不如。
荷举离开的第一个晚上,静修也难得的做了个安安静静的晚课,没有她的聒噪,没有她的奸笑,没有她的……
他终于又回归了规律的生活,但不知为什么,还是静不下心来,月色入户,那张笑靥也不知何时入了梦。
早晨俱空难得的去厨房吃早餐,等到他进来的时候,静修已经快要吃好了。看到今日没了姜施主,徒儿又能好好地修行了,他心里松了口气。
真是希望佛祖可以理解他的用心,保佑他平平安安的,还有,那个小姑娘也别让她吃太多的苦。
见着师傅来了,静修很用心地泡了杯茶放在他旁边,回到大殿里做早课。
走到空荡荡的大殿前,里面的几案都是摆好的,往日里荷举早就坐在那里等他了,今日只剩他一个坐在案前,他自言自语道:“吃早饭时就没见到她,看来是一时偷懒,忘了早起吧。”
他又起身冲到外面去,不行,我要去叫她起来,这都什么时辰了,功课不可以荒废的。
往前走了几步,他突然愣住了,荷举昨天就离开了,他心中猛地一空:“噢,对。”
而后他又默默地坐回了案前,自然地翻开经书,面无表情,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中那丝不寻常的感觉。
虽然这些时日荷举没少给他惹麻烦,但如今,没有她的日子,又是吃饭念经睡觉的死循环。
荷举说得对,这样的生活好像真的很没有意思,很无聊。
静修从四岁来到大悲寺,直到十六岁,第一次对念经产生了厌恶。姜荷举在他身边的短短数日,让他知道了好多以前从未了解过的事,经历好多想都不敢想的事,让他对山下的世界也有了那么一些朦朦胧胧的期待憧憬。
而且,在她离开之后,自己就开始很频繁地想起她的样貌。这是为什么?心里空落落的,这种滋味很难受。
“静修?”
“嗯?”
 
第十三章:广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