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紧了眉头。
是啊!如果他不在了,俩孩子就真的成了孤儿。到时候别说考大学了,书能不能念下去都是问题。
“好!爸都听你们姐妹的。”
“太好了!”温婉高兴地拍着手掌,跳了起来。
他能听得进话就好。温暖也舒心一笑。
好景不长。
温大德家的茯苓糕生意火爆得比拖拉机载客的生意还好还能赚钱,成本又低,仅是一两块钱的糖和一捆柴的事。
土茯苓长在田埂、山坡里上,随便挖都行。
于是眼热的脑子转得快的人也忍不住来跟着挖,试着做了。
这样一来,土茯苓就不是那么好找了。
有时候,温大德走遍了几个山头都没能挖一箩筐。
街上除了卖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除了土茯苓糕之外,还有豆腐花、白糖糕、芝麻糊等等。
“爸,你别上山了。我们不卖茯苓糕了。”温暖看到温大德扛着一把锄头挑起担箩筐准备上山的样子,忙扯住了他。
“小暖,我们不卖茯苓糕卖什么啊?你放心,虽然现在做的人多,但是我去远一点卖,挑着去隔壁的村镇卖,能卖得一碗是一碗,爸有的是力气。”温大德笑着把箩筐拉回去。
“爸,您忘了我上次说的吗?咱不能这样干了!”温暖直接上前拦住他。
“您再这样,我就不住宿了,每日回家看着您。”
“走读?那可不行!你和小婉俩个都是女孩子,每日回来,回来走十几二十公里,那可不行。不安全也辛苦!我不同意。”温大德放下箩筐坚决地看着她。
“那您就听我的,不去挖土茯苓,不卖这个了。”温暖寸步不让。
温婉毫不迟疑地跟姐姐站一块,统一战线。
“那,那不去就不去吧。”温大德无奈地放下箩筐。
他看着姐妹俩,又去柴堆那看了看,不一会儿,又扛着锄头准备出门,“我去地里看看。”
“爸,要是让我发现您偷偷地去挖茯苓,我就休学回家。”温暖看着他的背影喊道。
温大德的脚步一顿,半晌,梗粗着红脖子回头瞪着她,“你敢休学不读,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温暖呵呵了两声,完全不把他的话放眼里。
这些年,她早就看透了他。
村里打人的家长不是没有,几乎家家户户都“信奉棍棒下出孝子”。
没哪一家的小孩子不挨过家里大人揍的。
脾气好一点的家长,打人的时候是折根竹枝,但暴躁的家长,抄扁担揍人是常有的事。
但这里面除了她们姐妹。
她们姐妹别说巴掌、竹枝了,就是骂都没挨过。
温大德最后还是没敢去挖土茯苓,在地里绕了几圈,最后挑着两捆柴摇摇晃晃地回来。
温暖跟着高以鹏的脚步出去,在他准备踏入教务室的时候叫住了他。
“高老师,我想和您商量一个事,行不?”
“什么事?”高以鹏对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非常有好感。
“高老师,我想休学两年,平时不上课,但参加期末考,一直到升中考可以吗?我向你保证,每次考试都考前五名,如果不能就立刻回来上学,可以吗?”温暖趁他发问前一口气把话说出来。
高以鹏听前半段的时候还生气她持宠而骄,有一点点成绩就骄傲。但听到后半段,又无话可说了。
他是听说过她小升初的时候,是跳级念的。
“这样啊?你跟我进来,如果级主任和校长都同意的话,我没意见。”
“小暖,这是什么?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是衣服吗?怎么买这么多衣服啊。”温大德震惊地看着她自行车驼着那一大包的东西。
他一边帮忙解下来,一边说,“衣服够穿就得了,没必要买这么多。我们现在的钱要省着点花,等以后你们考上大学了,毕业了,工作后挣了钱,然后喜欢穿什么就买什么。”
“爸,这不是我买的衣服,是我拿回来的珠花,拿回家里绣的。”
“珠花?拿回来绣的?”温大德已经看到红白蓝胶袋里面的东西了。
那是一片片的绣了花的布还有闪闪发亮的大包小包。那分明就是在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的那种婚纱的布。
“我哪会绣这个!我拿锅铲还行,让我拿绣花针可不行。你还是赶紧退回去给人家吧。能退吧?”温大德笑到一半,又紧张地看着她。
“爸,这是我拿来绣,还有准备批发给村里的人绣的。”
“你来绣?你怎么绣?不用上学了吗?”温大德不解地问。
“爸,姐姐就是想自己绣,然后说也没和我说过,自己跟老师说休学了。”温婉急急地告状。
她因为这个,跟温暖闹了几日的别扭。
“休学!”温大德看着她,胸口一喘一喘的,极为震怒。
“爸,您先听我说。其实这也不算是休学,因为我每学期都还要参加考试,然后要保证每次考前五名才行。就跟之前小学跳级的时候差不多。高老师和级主任、校长他们都是同意的。”温暖见情况不对,赶紧补充说明。
听了女儿的解释,又有小学跳级的事打底,温大德才慢慢地接受过来。
“那你休学干什么?小婉呢?”
“当然不能俩个都休学。万一我有不会的,到时候不得还是要一个已学会的教我吗?所以小婉是要继续念。而我就休学在家,一来是看着爸您,二来是我找到了一门挣钱的生意。”温暖笑得像掉到米缸的小老鼠一样。
“什么生意?”
“就是这些珠花呀!爸您别看这就一小包,东西不多。但是我要是能在半个月内把这包东西搞掂,就可挣一百多块。”温暖摊开上手上的一截布说道。
“这么多!”温大德听着都想去学绣花了。
“是的,您看,这是绣好的一朵。像这种大的,绣好一朵就有四五毛,小的也有一毛几分。还有的更大的,一朵就一块多,但那些我目前还接不了,只能接这些一毛几分的。”温暖慢慢地把她的计划向温大德道来。
温大德听了连连点头。
但他也没立刻同意她休学的决定。
温暖磨了他几天,说了几天,他才勉强地说,先试一个学期看看。
“如果不能保证前三,就要回去念书。”
“没问题,我保证。第一、第二名必须是我们家的,对吧,小婉?”温暖不忘把一边告状的温婉拉上。
又过了两年。
温家姐妹俩毫不意外地考上了县城的高中,而且依然是第一第二名。
温暖又是同样的操作。
大家对于温大德家姐妹俩的念书天赋已经麻了,都觉得他们村里、镇上肯定要出两个大学生了,要出状元了。
番外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