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王承恩抑扬顿挫的朗读,整个皇极殿内,很快就想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低声议论的,是朝堂上的臣子们。
  而脸色狂变的,则是朝鲜等国的使臣们。
  等王承恩的声音落下,琉球国使臣吉时逢就站了出来。
  “外臣,琉球使臣吉时逢有本奏。”
  朱由检一愣,旋即目光变得有些冷冽起来。
  朝鲜的具仁垕都没站出来,你琉球倒是先出头了?
  心中虽是不喜,但这样的场合,朱由检也不能拒绝吉时逢,只得开口道:“奏来。”
  “臣谢陛下。”
  “外臣此来,乃奉我国世子之命,向大明递上归附表章,请大明皇帝陛下允准。”
  朱由检的目光瞬间落到了来宗道的身上。
  这么重要的事,为何自己事前一点没有接到消息?
  来宗道此时也有些不明所以。
  琉球使臣,在年前就已经进京,但却并未提起过请求内附的事儿。
  怎的今日,忽然在大朝会上,当着百官,以及各国使臣的面儿,来了这么一出?
  见来宗道也是一脸错愕,朱由检心里就有谱了。
  “首辅。”
  “臣在。”
  温体仁躬身道。
  “对扶桑和琉球请求内附一事,你怎么看?”
  温体仁轻咳一声,对朱由检拱手道:“陛下,正如扶桑国主所言,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今扶桑、琉球慕天朝威德,率土来归,正合‘明王慎德,四夷咸宾之象,若拒之,则寒两国向化之心,若纳之,正可彰我大明仁德之治。”
  “且二国久沐王化,其俗相近,设郡县而治之,也可使两国臣民,尽沐华夏之风。”
  朱由检对温体仁的回答很是满意。
  瞧瞧,这又是诗经,又是尚书的,让他这个皇帝自己都以为,若是不答应对方所请的话,那就是不仁,无德。
  朱由检手指轻轻敲击御案,目光扫过殿内群臣与使臣,忽而展眉笑道:“首辅所言,正合朕意。”
  “昔成祖皇帝遣三宝太监下西洋,便是为宣德柔远。”
  “今扶桑、琉球臣民既仰慕王化,朕若拒之,岂不是辜负了两国臣民拳拳之心?”
  说到这里,朱由检顿了顿,看向琉球使臣吉时逢,声音陡然清亮。
  “琉球世为我大明藩屏,今举国内附,足见忠贞。”
  “内阁及有司,当即刻拟旨宣诏天下,原琉球国世子尚丰,着即晋封中山王,仍驻首里城,其国改设中山县,隶福建布政使司管辖,一应赋税徭役暂从宽典。”
  朱由检这番话,让朝鲜具仁垕的脸色骤变。
  琉球国世子尚丰,虽被册封为中山王,但琉球国却没了,成了什么中山县,其国的军政大权尽归福建管辖,几代之后,谁还知道琉球国是什么?
  先是扶桑,又是琉球,那下一个是谁?
  具仁垕的后背,已经生出了一层冷汗。
  但朱由检却是压根就没注意到他的反应,而是继续道:“至于扶桑,与我大明一衣带水,成祖皇帝时期,曾册封源义满为扶桑国主,亦是我大明藩属。”
  “今扶桑既上表请附,朕亦不忍拒之,着册封扶桑智文为

第1117章 一场大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