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尘大师离开后,高梵环顾屋子四壁。一进这个屋子,他的心宁静了许多,他盘腿而坐,学着和尚打坐的样子,双手合十,竟有一股暖流缓缓从腰部升腾,慢慢笼罩全身。
他再睁开眼,看见房间里多了一幅画,画的是六祖慧能,双手合十,盘腿打坐。下面有四句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高梵不觉一怔,他记得刚进来时,这幅画并不存在,难道是他看走眼了?
他下了床,走到那幅画前,六祖慧能慈眉善目,正用一种好奇的目光的看着他。他突然觉得这不是一幅画,而是六祖慧能活生生的站在面前,嘴角似乎还扯出嘲讽的笑意。
高梵吓了一跳,急忙闭上眼睛,再睁开眼,那幅画已成了一座浮雕,栩栩如生的刻在墙上。他还以为是幻觉,用手去摸,竟然真是浮雕。这怎么可能呢?高梵顿感奇怪,他在看道诗,已经变成了一首畿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相传这是六祖慧能在没成智者之前,突然顿悟,而写的畿子。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就让别人念给他听,听完以后,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nbs
第75章 菩提本无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