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王琼依旧给他当车夫,随着李逵在前面带路,大军开拨,离开三塘郡,赶往百川山脉。
三日路程,完全按照急行军的标准来行军的,也好在这马车早就经过工部的改良,两匹马拉着,不至于落后大部队。
这一路所过之处,走的全部都是官道,需要借道的时候,守城大臣也不敢阻拦,第一时间打开城门,迎接魏子诸入城。
第一日路过两城,都是一郡郡守所在之地,从州牧到郡守,全都在得到消息之后前来迎接,排场相当大。
这些就是已经接受了襄国向大尧俯首称臣这件事的襄国臣子了,面对魏子诸这位上国帝师,虽然还很不适应,但姿态放得极低。
魏子诸也不是来跟他们寒暄的,过城直接走,连郡守府州牧府都没去。
有接受现实的,自然也有不那么想接受现实的,但是得知魏子诸是率军前往百川山脉支援襄国,即便是那些不肯接受已经向大尧俯首称臣的州牧郡守,也不敢有丝毫阻拦。
甚至因此对大尧的印象,改观了很多。
襄国上下,谁不知道曾几何时,大尧都是被他们压着欺负的?
几乎是往死里欺负,大尧也不敢说什么,因为敢站出来反驳的那几次,襄国都让他们吃了败仗,付出了代价。
两国本该是苦大仇深的,如今魏子诸却率军前往百川山脉支援,这份胸襟,襄国上下很多人扪心自问,他们未必做得到。
魏子诸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次亲自来到襄国,会给这些臣子带来这样的心理变化。
三日之后,魏子诸等人准时抵达百川山脉。
从远处看,整条百川山脉,像是一条卧龙。
一眼望不到尽头,群山叠嶂,高低起伏
即便是魏子诸,看到这百川山脉,也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以前百川山脉两边都是襄国疆土的时候,襄国朝廷特意在这条山脉之中,开凿了三条要道。
也是在开凿要道的时候,发现了上百道狭长的山谷,所以百川山脉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但其实只有一条峡谷,能够从山脉这头穿到那头,而不至于受到山峰阻拦。
其他峡谷都或多或少有几座山峰阻拦,都是走到一半,发现前面没路了,峡谷的长度也到此为止,想要继续过山,要么翻山越岭,浪费大量时间,冒着极大的风险过去。
要么就是选另一条路。
后来襄国朝廷选中了那条能够一穿而过的峡谷,建造了第一条军事和民间要道,名为百川道。
而另外两条,是后天开凿的,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两条要道,随着徐国大军逼近百川山脉,在魏子诸让襄国俯首称臣之前,就已经被襄国堵起来了。
开凿是很困难的,但是堵住,就要轻松不少了。
山脉之中不缺巨石,靠人力硬生生堵住,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徐国想要攻打过来,首先就要疏通那两条要道,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418章前往百川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