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点进去看完各种评论,顿时勾起阿珍的好奇心,于是去购票平台买票,发现几乎都是午夜场。

 可是大家都推荐,去看看也无妨。

 买了一张十点场的,将近两个小时,看完出来立刻上头条热搜,找到话题评论:

 “电影很好看啊,全程无尿点,就是排片太阴间,能不能多点,别总是午夜场啊,我还想跟朋友二刷三刷呢!”

 阿珍的抱怨很快吸引了一群想法一致的网友:

 “真的时间太晚了,而且一天就一场,我推荐给朋友都挺感兴趣,可是看了排片时间就没兴趣了。”

 “强烈要求提高蛊巫排片量!”

 “这不号召所有人给影院方施压?这么精彩的电影岂能让它埋没?”

 “这就是小制作的悲哀,明明制作优良却得不到曝光,一点不公平。”

 “我们要打破这种不公平,自发为电影宣传。”

 在正义感和责任感双重驱使下,越来越多人加入自来水队伍,自发帮忙宣传。

 《蛊巫》的口碑呈直线上升,直到京都影视城数据分析师张伟注意到这个问题。

 影片排片,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有人情,有影片质量,有明星号召力,有电影的投资大小……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挣钱与否。

 起初根据一系列因素排片,中后期则是影片质量说话。

 什么影片挣钱,排片就多,时间就好。

 这一切,得经过数据分析。

 张伟在京都影视城干的就是这个活,因此对数据很敏感,很早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蛊巫》这个片子。

 七天的数据积累下来,显示每天一场排片,除了第一天观众少了点,后面每天的观影人数都在暴增。

 对的,不是一点一点增加,而是暴增。

 直至最近三天的三场,场场爆满,而根据全国京都影视城的前台询问数据显示,最近每天询问《蛊巫》是否有排片的人次总和超过十万人次。

 全国一千多家连锁影视城,平均每家每天一百人次,还不包括没有询问的观众,所以十万人次只会人。

 “这也太恐怖了,按照这个数据,每天可以多排两场,蛊巫的票房绝对不止现在这点。”

 “上映七天,已经两千多万票房,要是多点排片呢?”

 要知道全国不止京都影视城,还有别的品牌电影院。

 张伟立刻给老板打电话:“魏总,我建议增加蛊巫排片量,它有黑马潜质。”

 张伟的业务能力,魏老板是信得过的,以前也没少发生类似的事情,魏老板听后就大赚特赚。

 可是这次听他说的事《蛊巫》,魏老板冷静了一下,没有立刻答应。

 魏老板道:“你把分析报告送我办公室来。”

 “魏总,我还没写报告,要不口头向你汇报?”

 “这么急?”

 这是以前从没有发生过的事,连报告都来不做,莫非《蛊巫》真有黑马潜质?

 魏老板总觉着是不是张伟高看了这部电影?

第94章 口碑持续发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