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元青也不好说什么,他自己也是导演,他之前也是从黄克手里慢慢收回主动权,所以他也算是个强势的人,对这事儿真的不好说。
      姜闻为什么要找李元青诉苦?
      看他年龄小,好忽悠?
      当然不是,他是准备跟李元青慢慢拉近关系,准备从李元青手里扣出金币的。
      姜闻的导演资格快要解禁了,他已经在准备新的剧本了,可投资却有点犯难了。
      姜闻当演员,在既定的剧本里玩出花来,预算不会超出许多,观众也认可他,所以盈利概率非常大。
      例如《寻枪》,有路川在一旁哭,最后整部片子花销就在预算之内,所以最后靠海外版权以及国内票房,华艺可赚了不少。
      但是姜闻当导演,自己写剧本,自己来拍摄,那超支就成了必然,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超支!
      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姜闻烧了25万尺胶卷,成片比是
      当时国产电影的平均片比是1:3。
      听说当时拍摄时,有一个镜头需要几百名群演,制片人按照要求招齐了人,都已经准备就绪开拍了,结果姜闻沉思了一会儿,说了句。
      “我还没想好怎么拍。”
      你没想好,可人都来了啊!
      最后还是让人领了钱,把群演遣散了。
      姜闻这么造,哪个制片人投资人受得了,于是投资人+监制文劵就跑回香江去了,当时还有传闻,文劵没钱了,在香江拍三级片还债呢。
      后来姜闻靠着《阳光灿烂的日子》赚了钱,拍《鬼子来了》吸引了不少投资,他更加肆无忌惮,全片用了48万尺胶卷!
      这么多经验教训,让姜闻带着初稿剧本上门拜访各大影视公司都吃了闭门羹,连一向支持他的王家兄弟也不敢给钱了。
      姜闻这回可愁死了。
      所以他盯上了李元青。
      李元青有钱,还有个具备制片功能的个人工作室,这可是个不错的“冤大头”。
      当然不能一上来就亮出底牌,得慢慢攀交情,等到感情到位了,其他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李元青还不了解这老小子?
      之前姜闻就说过要和他合作,这个时候,姜闻还有啥机会能和他合作?
      肯定是《太阳照常升起》这个天坑!
      只是找他演主角,不要他投资?
      怎么可能,最后为什么房龙大哥的儿子能演主角,还不是香江英皇阳守成无条件的支持!
      这顿酒喝到深夜,李元青必须得告辞了。
      “诶,老弟你都拍完戏了,还不好好放松放松?”
      “哥,我真喝不了,我要启程出发柏林了,再喝下去就耽误事了。”
      “你拍的片子入围柏林?怎么我没听到消息?”
      “不是我拍的,只是我投资的,《盲井》讲矿难的,估计外国人会给个奖。”
      听到李元青真的会投资电影,姜闻心里乐坏了。
      “行,既然老弟还有正事,哥就不耽误你了,哥在北平等你凯旋,咱们有机会一定合作一把。”
      李元青苦笑,这家伙是真盯上自己了,难搞哦。喜欢华娱,辉煌璀璨请大家收藏:

第2章 喝酒[2/2页]